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文化接受程度都不尽想同,因而每个人的生活、理想、爱好与追求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程度的处世方式,这种方式或许可以称之为“原则”。
常言道,立足社会为人不能没有原则,这里所说的原则多指道德底线。而从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另一角度看,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或用《原则》一书里的话来说,就是有助于你更有效的去思考和发现真相是什么,并据此行动。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些“原则”基础,在遇到重大或紧要关头的时刻很难快速或准确地衡量“对”与“错”的尺度,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那么,就会走更多的弯路。正所谓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要把这个道理说清楚和做得到,隔着十万八千里。
我们的人生,尽可能地去避免以痛苦的经历来积累“原则”,这样虽然深刻,但代价在某种境地下,很惨重。毕竟,不管你做对了或是做错了什么,时间都在悄然地离去。这么说,也并不是人生没有犯错的成本,只是有些错可以通过建立“原则”去避免,或者将错误成本降到最低。更深刻的是,积累适合自己的“原则”可以使得你避免陷入同类错误中。
这些年都太浮躁,没有安静下来好好的阅读完一本书,想要的太多,常常看了不到一半的书却误以为不是当下自己最需要的,这其实也是没有“原则”作为基础的思考。学习需要方法,人生处世也需要原则,所以重拾《原则》一书,一本如果当初读完且反复思考打磨和行动的书,或许会少走错一大步弯路。
写在最后:
人生该走得弯路一步都不会少,每一步都算数。或许弯路总难避免,如果可以,还是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