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家乡的端午节很是热闹。因为那时我们乡下人不像现在一样外出打工,除了一年两季的农忙外,大都闲在家里无所事事,只有少许有些技艺的可以在家附近揽些活,赚点小钱补贴家用。那时的乡下是清闲而又清苦的,同是也是无聊和空虚的,所以每到过年过节,积蓄了很久的精力和热情就会借机爆发出来。因此那时候的节假日非常热闹,极具节日气氛。过年耍龙唱花鼓戏(湖南的一种舞台戏剧,以古装剧为主),端午节赛龙舟等等,这些别具一格的庆祝方式就成了我们的主要娱乐。
当然最热闹的要算端午节赛龙舟了。因为这是一项团队竞技活动,所以都会提前开始排练,因此还没到端午节,就有人早早地开始筹备训练了。而且那时所有参赛人员没有配备救生衣,所以要求参赛者有极佳的水性。一般一条龙舟上都会配备一个打闪的艄公(类似于乐队的指挥者),一个吹唢喇的(锁啦吹得好可以提振士气),还有水手若干(划龙舟的)。
终于到了五月初五了,蓄势待发的参赛者早早就吃了午饭,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锁啦声中,把船划进了赛场。赛场就在流经我们小镇的资江(湖南的资水河)。这时方圆百十里内的人几乎都会赶到现场,观看这一年仅有的龙舟盛会。河堤两岸,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绵延数里。人们都在兴奋议论着,交谈着,有的还会打赌谁输谁赢,尤其搞笑的是,站在我旁边的一对小夫妻,妻子是河北岸嫁到我们河南岸来的,当然我也把河南岸的娘家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可能还没接受自己的新身份,一直把河北岸当成自己的家,坚持北岸会赢,血气方刚的小老公不干了,硬说南岸肯定赢,争着争着,小妻子来气了,摔开丈夫的手,一个人跑到码头坐船到对岸去了,留下丈夫在风中凌乱……
突然,一阵烟炮划过一道光冲天而起,而人群也骚乱起来,原来两岸龙舟开始抢水(比输赢)了,这时两岸都在高喊“加油加油”,他们狂热地手舞足蹈,有的脱下了衣服,有的扬起了太阳伞,有的举起了帽子,甚至还有冰棒,甘蔗……两岸人群就像斗红了眼的公鸡,全然不顾头上的炎炎烈日,在那里卖力地跳跃,使劲地呼喊,尽情地释放着男性荷尔蒙,女性雌激素,伴着锣鼓声,锁啦声,还有鞭炮声,无边的喧嚣就像要把地球抬起来一样!这样的热闹年年如此,直到那一年……
记得那是一九九四年,早早的还没到端午就有人下水操练了,当时我正在北岸的小镇上做点小生意,家就在河边的一栋小楼上,站在我们房子阳台下面的院子里就能看到赛龙舟的盛况,我娘家在南岸的小乡村,中间隔一条河(资水),所以我女儿和我侄子们经常两岸跑来跑去,我们也都习以为常了。然而那一年的龙舟不但没有给我们带来一如既往的快乐,反而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永久的痛!此后的端午节再也没有龙舟赛事了。
那年端午,我们一大早就回了娘家,一家人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聊着哪个村子又打造了一个新龙舟,哪条龙舟上的艄公打闪好厉害,或者说谁的锁啦吹得振奋人心……突然屋后的河堤上传来一阵阵哭声,刚开始还以为又是哪个小两口因争输赢吵架了,可后来听着听着不对劲了,那哭声不像是愤怒的爆发,倒像失去亲人的那种撕心裂肺,我们心里一震,连忙跑出来一看究竟,原来是龙舟上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掉水里不见踪影了。因那时赛龙舟都是民间自发活动,加上经济原因,参赛者都没有穿救生衣,只是每条龙舟上配了几个救生圈,所有参赛者都是每个村子里年轻人自发报名,经过精挑细选的,参赛者除了要年轻力壮身体好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水性极好的,所以这么多年来虽然救生设备不是很完善,也曾有参赛者掉到河里,但因水性好,加上龙舟上的人能及时施救,倒也没出过什么安全事故。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平时能游过一条河的壮小伙,掉下去后就一直没有露出水面,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而他一直没有踪影……可怜的他再过两天就是二十四岁生日了,他的父母却没来得及为他点燃生日蜡烛,他就这样不告而别地走了,留下了他的亲人在岸边上呼天抢地,那揪心的哭喊,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和悲伤,也让知晓内情的人们禁不住泪洒当场,唏嘘不已。
或许是因为那时人们实在憋的太久,或许也是当时安全意识太淡薄,虽然出师不利,但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事并没有因此而停赛,很快又有一个小伙子跳上龙舟填补了空缺,留下几条小渔船在那里漫无目的地搜救打捞,却一直徒劳无功,直到第二天尸体才在一洲边漩涡附近出现,这是后话。且说那天午后一点,在热闹的鞭炮声中,龙舟赛正式开始了。刚开始每条小龙舟都在各自的区域自由而轻松地游来游去,但这只是大战前夕的短暂平静,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天昏地暗地厮杀一场。这时岸上的人群相对比较平静,聊天的聊天,吃零食的吃零食,当然也有少男少女趁机谈情说爱的,我们一家也在岸上漫不经心地闲聊,女儿和侄子却早已跑到河对岸去了,那里不用顶着烈日的炙烤,在院子里的林荫下就可以观看整个龙舟赛的盛况,而且那里地势很高,视野特别开阔,因此每年的端午龙舟赛时都挤满了人,加上年深月久,水泥栏杆有的断了,地面也有点破败了,所以今年我特意告诉孩子们不要到院子里去看龙舟赛了,要看就去自家阳台上去看,那里更安全,视野更广。
这时南岸的一条龙舟正在河心懒洋洋地游弋着,看似在北岸边休息另一条龙舟瞅准机会杀出,准备从南岸龙舟头横过去,谁要是抢先从对手龙舟前面横过谁就是赢家,因南岸被杀了个措手不及,顿时有点慌乱,好在艄公反应快,及时调整角度,两条龙舟由刚开始的九十度角变成了平行状态,这就给自己赢得了机会,因为此时拼的不再是一鼓作气地冲刺,而是体力耐力和合作融洽度了。北岸龙舟看机会已失去,士气一下子萎靡了,而南岸却越战越勇,北岸的人群看着自己的龙舟快要输了,很不甘心地使劲大喊,为自己龙舟打气,于是北岸的锁啦也越吹越响亮,艄公的红闪越打越急,眼看就要超过南岸龙舟,南岸的人群一看急了,就像打了鸡血似的,他们一边奔呼加油,一边挥舞手臂,恨不得自己就是龙舟上的那个水手,北岸也不甘示弱,他们一窝蜂的向抢水的龙舟跑去,一边把自己手中的包子馒头,粽子西瓜,甚至甘蔗冰棍扔向河里,一边高喊加油。突然我看到对岸院子里的人群一阵骚乱,飞快地向四周分散开来,刚刚还是人群密集拥挤的院子瞬间空出了很大的一块地。“啊,出事了”,我心里一紧,肯定是年久失修的院子坍塌了,女儿和侄子们都在对岸,我来不及和家人解释,赶紧就朝渡口跑去。
来到渡口,渡船刚好从北岸返回靠岸,因为想看热闹,南岸上的人群哗地涌上了渡船,渡船主一看人太多,已经严重超载了,出于安全考虑,不再渡河了,我急得跑过去,带着哭腔问:“是不是对岸院子坍塌了?有没有砸着人?”船主回答我,“是的,砸伤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才两岁多,小女孩六岁多,已紧急送医院抢救了,看样子只怕不行了。”说完,船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听到不是我的孩子,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了。可一想起那两个无辜的孩子,刚放下的心又沉重起来:那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怎么会想到今天的热闹竟有可能成为他们短暂人生路上最后的风景?不久传来噩耗:重伤的男孩不治身亡,而女孩生死未卜!原以为这已经是今天最大的不幸了,可后来又传出更大的噩耗:因为要赶着看龙舟赛,有两辆小轿车因抢道相撞,一辆小轿车翻下沟渠,车里的五个人只出来了三个……接二连三的意外大大地打击了赛事的热情,那年的龙舟赛就在四死两伤的阴影笼罩下草草收场……这一年的端午,我们为这一年一度的盛况付出了四死两伤的沉重代价!那无辜的亡灵就在这空前的热闹中,不幸成了灵魂的舞者,时时刻刻敲打着两岸人们的心,那失去亲人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成了两岸人们永久的痛!此后的端午再也没有了龙舟赛事的盛况,有的只是轻香一缕,在两岸的出事地点,飘飘渺渺,无声地告慰着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