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乾女儿周莹,清末陕西女首富,死后族人为什么不让她入祖坟?

在清朝的商业史上,一些商人因其财富而名垂青史。诸如晋商的乔致庸、徽商的胡雪岩等人均以其商业成就闻名。而在这些成功商人中,陕西的吴家周莹以其独特的地位和成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成为了清朝唯一一位将家族生意做到富可敌国的女性。

周莹,这位被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塑造为街头艺人女儿的形象,其实出生于陕西三原县的一个商人家庭。她的家族曾是地方上的望族,虽然在她出生时家族已经不复从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家在当地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为她后来嫁入同样有着商业背景的金阳吴家提供了可能性。

吴聘的父亲吴卫文,曾经通过捐官的方式获得过一些官职,并凭借其在官场的经验获得了朝廷的淮盐专卖权。这项权利使得吴家的财富迅速积累。但在吴家风光无限的时候,吴聘突然身患重病。为了给儿子冲喜,吴卫文最终选定了周莹作为儿媳。但这场婚姻并未能挽救吴聘的生命,不久之后,吴聘去世,周莹成为了寡妇。

面对丈夫的去世,周莹并未沉溺于悲伤,而是开始执掌家务,照顾公婆,使得家里家外都井然有序。这样的行为赢得了公公吴卫文的认可,并在吴家无后嗣的情况下,决定让周莹开始管理家族生意。

周莹虽然为女子,但自小聪明好学,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接管家族生意后,她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勤奋,使得吴家的生意更加繁荣。然而,当吴卫文意外去世后,吴家陷入了混乱,周莹在这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接管了家族生意。

周莹在巩固了家族的盐业生意后,还将生意扩展到了蚕丝、棉花、药材、茶叶等领域,进一步壮大了吴家的产业链。

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周莹不仅提高了员工的薪酬,还开创了股权激励机制,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吴家的生意开始稳定发展,甚至超过了吴卫文掌管的时候。同时,周莹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她多次在灾荒年间开设粥厂赈济灾民,并捐款修建水利设施、兴办学校,因此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在清朝末年,周莹还曾向朝廷捐赠白银,以帮助清政府度过难关。她的这些行为使得她得到了慈禧的赞赏,并被慈禧收为义女。然而,尽管周莹有着如此高的地位和成就,她在去世后却被族人拒绝葬入祖坟,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带着光绪匆忙逃往西安。据说周莹曾资助过慈禧银两和住房,两人之间或许因为同病相怜而产生了共鸣。传言慈禧曾认周莹为干女儿,甚至有说法称周莹的商业版图是慈禧一手扶持发展的。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早在慈禧逃往西安之前,周莹的生意就已经经营得风生水起。尽管如此,慈禧对吴家的青睐,或许与周莹的商业成就不无关系。

可以说,周莹的商业帝国基本上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来的。在慈禧回京后,吴家或许会得到朝廷的一些关照,但这并不能否认吴家商业基础是周莹奠定的。对于一个生活在明清时代,对女性有着诸多约束的社会环境中的女子而言,周莹的成就实属不易。

然而,让人叹息的是,周莹一生为吴家创造了庞大的家业,但在她去世后,却因为没有自己的直系子孙,无法被安葬在吴家祖坟。周莹的遭遇让人感叹人心不古。这位奇女子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