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3经典24史系列28.大唐最牛猛将――两大门神的对决!

不好意思,有事耽误了一周。

阅读提示:本书系连载,每篇大致以一个故事为主,内容前后连贯,详细完整,如果您觉得前因后果、故事背景不太清楚,那是因为以前的章节中可能已经交待过了,想了解它们,掌握历史全貌,请关注VX工种浩,里面有完整内容。加油!

第四节 两大门神的对决

形势十分危急,李孝基一败,宋军得到补给,士气更盛,战事将更加艰难,而且李世民成为孤军,弄不好有被包围的可能,那样的话局势将更加凶险。

唐高祖、李世民分别得报,父子俩都急了。

危急时刻,父子俩各出奇招,显示出了不同的手段。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唐高祖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派人带着大量金银财宝,揣着自己的亲笔信潜入夏县,对着主将吕崇茂就是一顿糖衣炮弹,许下了各种好处。

被逼造反的吕崇茂哪见过这阵势,造反还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吗?谁跟钱有仇啊,竟然顺势投降了。

唐高祖松了口气,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但他远离战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时在夏县说了算的,除了吕崇茂,还有前来支援的尉迟敬德,他老人家还没走呢。

得知吕崇茂叛变的尉迟敬德二话不说,直接发飙斩杀。

唐太祖高兴得太早了。

得知消息的李世民大为生气,这个尉迟敬德太嚣张了,这样下去还能得了,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但这时他正与宋金刚对峙,大军根本不能动,否则就正中宋金刚的下怀。

怎么办?李世民盯着地图,大脑飞速运转,终于发现了一个机会:尉迟敬德本来驻守浍州,前来夏县是帮忙打仗的,仗打完还是要回去的,他带着大批物资行军不便,正好……。

嗯,派兵偷袭只需小股部队,这个我干得多了,不在话下,并且不需出动大军,不用惊动宋金刚。

好机会,就这么干!

接下来的事情不说你也能猜得到,李世民选择了尉迟敬德回军浍州的必经之路:美良川这个地方设伏。

鉴于尉迟敬德有万夫不挡之勇,李世民很贴心地为他配上了自己的王牌猛将:秦叔宝,命他与殷开山率军前去。

这是两大门神的首次正面对决。

尉迟敬德再勇猛,毕竟是掉进了包围圈,何况还有擅长骑兵冲锋的秦大门神带头冲锋陷阵,将尉迟敬德的军队冲击得七零八落,宋军大败,被斩首两千级,余众全部被俘,尉迟敬德与寻相只得逃跑了。

你尉迟敬德勇猛又能如何?还不照样是手下败将?

美良川一战,成为军心士气的转折点。

此前唐军屡战屡败,此后屡战屡胜。

这一战中,秦叔宝居功至伟,他打败尉迟门神,发挥了关键作用,遏制了宋军的嚣张气焰,不是其他将领所能比的。

在长安的唐高祖听到消息,感慨万千,专门赏给秦叔宝一个金瓶装酒,提拔为秦王府右三统军,还发了一封诏书,写得相当肉麻:“你不顾妻子儿女,远来投奔我,又立战功。倘若朕的肉能吃,就割下来赐给你吃了,何况婢女玉帛呢?你要加油啊。”

这哪像诏书啊,简直就是兄弟爷们掏心窝子的话。

要不人家能当皇帝呢,李渊笼络功臣的手段,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再次感叹,大唐能够得到天下不是偶然的,上至帝王,下至统帅将领,都是杰出人才,文有李渊,武有李世民,父子二人一正一反,阴阳相济,奇正相得,不赢天下才怪!

这还不算完。不久尉迟敬德和寻相奉命增援王行本,准备再像在夏县那样,来个内外夹击的闪电战。

但这一次他面对的不是李孝基,而是战神。

李世民得到消息,亲自出马,带领殷开山、秦叔宝等人,从小路连夜奔赴安邑设伏。

这是两大战神的第二次正面对决,也是最后一次,因为过不了多长时间,宋金刚战败,尉迟敬德就投唐了,两人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

不出意外,尉迟敬德掉进了包围圈,再次大败,狼狈逃回介休,所部全部被俘。

两大门神两次对决,都以尉迟门神失败告终,除了秦大门神神勇无敌之外,李世民的英明决策也是重要因素。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