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一个颇有创意的小视频,一位厨师让豆芽活了起来,豆芽在他的手中可以摆出各种图片,还可以制作动画片!
35岁的王师傅是学校的一名厨师,因为疫情影响一直没开学,他在家开始琢磨用豆芽摆出各种造型的动画人物,早期是摆放一些静态的画,后来开始制作动态动画片。
为了保证连贯性,一条10秒钟的豆芽动画短片,要用六七个小时,拍摄600余张照片。
这就是创意,是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生活化情趣化的具体体现。我从小吃素,我从初中大城二中到大学河北农大林学院,十多年上学住校都最爱吃豆芽。
我的蒺藜文学平台也一样,坚持吃素,可以加点葱花调味,但是绝对不沾腥荤。我希望文学,更贴近生活,就像一颗小豆芽。
上学我最爱买炒豆芽,便宜啊!五角一份,至今依然爱吃素,逢餐必点辣豆芽,最多加点面筋,豆芽炒面筋。
蒺藜文学从2020年开始刊发大家的作品,就像一颗小豆芽,虽然弱小,营养也匮乏,可是她干净素雅,洁白水灵,吃着放心,可以保证餐桌安全。
我相信,小蒺藜,小豆芽,也一定能舞出自己的风采……
我搭建《蒺藜文学》这个平台,是希望大家可以轻松愉悦的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让文学这颗种子可以落到最基层最寻常的文学爱好者的身边,让它有机会遍地生根发芽。也许,这小小的种子开不出娇艳美丽的花朵,结不出丰硕甜美的果实,但是,她一定像一颗豆芽,蓬勃出生命的精彩。
我的蒺藜,是一种性格的外化,主旨是硬核;豆芽,是一种吃的必须品,主要是干净。蒺藜精神倡导的是:惜缘随缘,顺其自然,张扬个性,来去自由。《蒺藜文学》平台倡导的是不盲从不跟风不浮华不矫情,自然淳朴接地气。
众多文友的坚守,是对《蒺藜文学》最好的助力,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文学就像头发,永远在灵魂之上,永远高于你的身体和头颅。
文学就是文学,不要扯上名利请客吃饭,亵渎了文学。文学应该是干净的,圣洁的,不可亵渎。
吃是第一需要,所有人都懂,文学却不是所有人都懂。我们可以不喜欢文学,但是不能假喜欢文学,来亵渎文学,让自己流俗。
最后,用著名摄影家相恩余老师这张绣大海结尾,如果我们真喜欢文学,就把大海绣进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