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管是修为很高的大神级别人物,还是平常老百姓,都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那我们普通人和古代大儒或者大将军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圣人也有七情六欲,但是不被那些所累。可以控制自己,知道自己的道,不会在那上面被牵制。孔子一代圣人,儒家创始人。孔子当时特别想把自己的那一套理论付诸实践,所以就需要做官来实行自己那些理论。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对,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当时各个诸侯王互相征伐,没空讲仁义礼智信,所以孔子周游列国不被用。孔子多次发出感叹,表示很是惆怅,就连圣人也有失意的时候,并且孔子在做官这件事情上面一直都很失意。但是孔子做官上虽然不得志,但是孔子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修订春秋和诗经来表达己志,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理念。论语,春秋,诗经里面传达的儒家思想体系对我们中国影响太过深远。
再来说说为将。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即使惊涛骇浪但是面不改色没有表情可以有做上将军的潜质。喜怒哀乐中,怒是危害最大的。为将大忌就是意气用事,自己被敌人搞得很生气,为了自己的怒气出气,不顾当时具体战争形势而一意孤行的去攻击对方,这就中了敌人的计谋了。在我们中国历史记载中,为了出气而一意孤行去攻打敌人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太多了。所以怒这个东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可能当时非常生气,如果能控制自己将要爆发时不要爆发,忍个三分钟,你会发现怒气会比刚才小了很多。怒,也不是坏事。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发怒过那也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怒要用对地方。比如周文王一怒而天下合。这才是君子之怒,贤人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