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亡后,在江南士族中颇有影响的王敦和王导两兄弟拥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晋元帝司马睿感激王导兄弟的恩情,以及稳固自己的权利,对王导、王敦兄弟非常的信任。他们一个领兵主外,一个执政主内,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但是后来等司马睿坐稳了江山,便想削夺王家的权力。结果大将军王敦受不了造反,从武昌起兵“清君侧”。得知此消息后,他的弟弟王导吓死的半死,因为此时王氏家族还都在建康,皇帝随时可以拿他们祭刀。王导立马脱下官服、摘掉官帽,一连数日率领宗族老小百余口跪在宫门前“待罪”,表示与王敦划清界限。
由于涉及叛乱,所以没有人敢对王导伸出援救之手。恰逢此时,周顗周伯仁正好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替他说些好话,看到周伯仁从自己面前经过,王导小声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王氏宗族上百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结果周顗仿佛没听见一样,理都不理就进去了。进去以后,周顗对皇帝讲王氏宗族的过往功绩,说王导这个人是个好人,对你很忠心。晋元帝听了之后,就相信了周顗的话,“纳其言”“意乃解”。
周顗跟晋元帝聊得开心,在宫里喝的大醉,醉薰薰的出来了。一边的王导一家人仍旧在宫外跪着,早就急死了,看到周顗出来,连忙打听皇帝的意思。结果周顗根本不理他,自顾自的讲: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但周顗回家以后,怕晋元帝改变主意再次为难王导一家,便立即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疏,连夜上书替王导申辩。但是王导不知道,他还以为周顗不帮自己,心里非常恨周顗。
后来风水轮流转,几个月后,王敦率领的军队击败朝廷的人马,王敦自封为大丞相。一天王敦问王导:周顗这个人久有声望,按惯例应位列三公,不知道怎么样?王导听了不说话。王敦又问,不能做三公,当个尚书令或是尚书仆射为宰执怎么样?王导还是不说话。王敦一想,看来这人是收服不了了,于是对王导说,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只能杀了。王导还是不说话,于是王敦就真的把周顗给杀了,而周伯仁到临死前都没有为自己开脱或者请王导为自己说情。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导整理过往对皇帝的日常生活记录和奏折时,突然看到了周顗为他求情的谈话记录和连夜赶写的奏折,这个时候王导知道周顗曾经是真心帮过他的,只是没在他面前表露出来而已。王导痛哭流涕,对诸子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好事一定要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