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时,你会选择等待!
当你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时,你会选择奔跑。
(上图是不是很形象、生动)
早晨到LMI HFC 教练C丽萍的朋友圈,触动我的一些思考:
企业人H在微信群里问我一个问题:“我的领导经常改变自己的决定,让我不知道领导到底想要什么。我该如何面对和处理?”
当时我正忙着写文章,但因为H是直接@我而说的,感觉很被认可和信任,所以就抽出时间来,把我的想法和我对H的简单评估也发了过去。H认为我的评估是错的,这很好啊,当事人确定自己的状态,这是基本的规则,我认可也很尊重。接着,H就开始在群里说自己的事情,好像也没有思考任何我给出的一些意见。对此,我的困惑有两点:首先,H真的很在乎自己想问的问题吗?如何真的很想处理自己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不向内去探索自己的发生,而这么想叙述自己的故事呢?其次,朋友圈里虽然都是同学或者朋友,但适合公开讨论自己公司内部的事情吗?
出于习惯,我首先跟H核对,‘这个场合是否适合讨论这样的内容?’,对方表示没有问题。这也很好,每个人都有权力做出选择,虽然我不认同,但尊重。再核对第一个问题,‘你看了我回复的内容吗?’,答复出乎我的意料,‘看了,是一些教练式的提问。’好吧,你问我问题,我抽时间准备和回复,然后你直接给了一个冷淡的回复,好像我的回复跟H的问题没任何有关系。这样就让我更困惑了:是不愿意反思,还是想要其他什么东西呢?
这时候,有一个朋友加进讨论,给予了H一些欣赏、肯定,然后H就给了这个朋友很多的表扬。这时候我就搞明白了,原来H首先想要的是欣赏,而不是想直接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
我也对自己更明白了一些,当别人找我帮忙的时候,我会很卖力气,也很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肯定。但有时候我好像分不清别人找我帮忙的目的,所以,经常是没有帮上忙。这个发现很好,让我更相信我在港大的周立志老师的做事原则:请把一切放在台面上,我不去猜你的动机和目的。
我喜欢这样的原则,简单、真实。我把这一点设置为我个人的“强势显性的个人价值取向”,从今天就开始运用!因为我没有能力和时间去猜测别人内心想要什么,我也不想让别人猜我内心想要什么,让生活变得简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