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品牌营销总监,能力强、资源多、人脉广,但辞职创业一年,却没赚到什么钱。他说他很迷茫:“以前我负责一个亿的预算项目,现在轮到我自己干了,连客户都找不到。”
这不是个例,反而是常态。很多人误以为,搞商业靠的是“资源”,有关系、有预算、有供应链,就能做起来。但真正跑得通的生意,从来不是靠资源硬堆,而是靠机制设计,让所有人都愿意参与进来,谁也不想退出。
一句话:不是你能掌控多少资源,而是你能不能把局布好,让资源自己来找你。
你想一下,很多所谓“资源”,其实是流动的。今天愿意帮你,明天可能就投奔别人。只有当你能设计出一个“谁也跑不掉”的机制时,资源才会自动沉淀进来,甚至被你绑定。
什么叫“谁也跑不掉”?就是你的合作方、客户、上下游,一旦进来,就会发现走也走不掉,换也换不了。不是你强,而是你设计的结构,让他们离不开你。
比如你是做咨询的,想要客户长期买单,那就不能只是靠一套方案。而是要让他意识到:你帮他搭的是一套结构、一套长期打法,他每一步都要依赖你继续走下去——否则系统就断了。
你看那些跑得快的小公司,往往都是机制设计得好的。比如有的SaaS公司,用低价先让用户上系统,等数据沉淀后,再通过数据锁死、使用习惯锁死、团队协同锁死,让客户根本无法换服务商。这就是机制。
我曾在广告公司带过团队,也看过太多失败的品牌创业者。有一个老板,产品很不错,找了大批KOL带货,也投了不少预算,但始终卖不动。我问他:“你的用户买了第一次,为什么要买第二次?你有让他离不开你的理由吗?”
他愣住了。是的,很多人都在想“如何成交”,却没人去设计“如何不让他跑掉”。商业的终点不是成交,而是复利。能否复利,不取决于资源多不多,而取决于你有没有搭好一套机制。
再说回你自己。如果你也在做副业、搞内容、接咨询、卖服务,那你最该问的不是“我要找谁合作”,而是“我能不能设计一个机制,让客户不走,合作方愿意持续绑定?”
比如你可以这样反问自己:我的产品有没有“结构感”?用户一次用完,就必须来找我下一步?我的路径是不是“成瘾型”或“协同型”?能不能让对方一旦上车,就不想下车?我设计的合作模型,是不是让对方退出成本变高,留下来反而更舒服?
只有你想明白这些,你才不再依赖资源,而是真正具备了商业的“不可替代性”。
记住一句话:真正厉害的生意人,不靠人情,不靠运气,也不靠资源。他们靠的是机制,一套“你进来就出不去”的结构,一套“谁也跑不掉”的生意模型。这,才是你该学的商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