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一写当一名伪文学爱好者的感受,只是不想一个文章名都花去了半天时间。原本是要用《一个伪文学爱好者的告白》为题的,后一琢磨,一个文学爱好者,还是伪的,告白?告什么白?能告什么白?中国一没天主,二没基督,和谁告白?去那告白?前些天上网,看到一醒目标题《大量出血!该怎么办?》。因儿子还小,又比较调皮,所以时常也会有意无意的去储备些生活常识。点开一看是卫生巾广告,气得我一天都没怎么吃饭。今天想起这事,觉得扯蛋总还是注目的,于是便有了今天的题目。
第一章 初衷
关于写作这件事,其实我只是会写、会作,根本就谈不上会写作,回忆念书那会,语文从没好过,连拼音也是在互联网普及后,见是人是鬼都有了几个网友,那会是真着急了,才强迫着去学的。
和大多数伪文学爱好者一样,接触文学的初衷无非是因为太过于闲。那年头改革尚处在摸石头过河阶段,待业青年是多的,我便身处其中。到如今仍对这一头衔怀有特殊感情,它类似于童年时对大院里那些不曾有过交流的整日满天飞的哥哥们与习惯了涂脂抹粉的姐姐们的情感。
有了这个头衔就意味着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游手好闲,这业毕竟不是自己主动要求去待的。院子里一帮同穿开裆裤长大的年轻人里就几个父母有些本事的找了工作,他们总不能自己拿着公家的工资还去嘲笑成天身无分文的人吧。我们不去挤兑他们就已经算是宽宏大量了。
人一旦闲久了,一般都会去干些出格的事。打架、赌博、以恋爱的名义耍流氓……等等,只差不去杀人放火了。现在想来无非就是想刷刷存在感,闲人是不会引人注目。只是再怎么出格也不想去触碰法律,毕竟怎么闲都比关起来舒服很多的道理还是懂的。即便是真心想当坏人,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中国根本就没黑社会,也是知道了出格的没前途,人自然就会在作一段时间后回归到安份的本性。
至于那时更能打发时间的,上了些档次的消遣,也无非就是电影、电子游戏、台球这几种。这些消遣倒是都喜欢,想当时只是有一样免费,今生都是不大可能与爱读书结缘的了。当一个人面对大把不知要干什么的时间时,便会去尝试接受新鲜事物。我开始去读小说就是如此,只是不曾想这便成了爱好文学的初衷了。
第二章 读书
我始终认为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繁殖后代,使人这个物种能更持久的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下去,而食色无疑是延续的根本,因此食色成为最强的原始欲望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刚开始接触小说时并不会逐行逐字的去看,而是走马寻花见花摘,就是挑些带彩的章节来回反复的意思,这一点与王朔书里描写的他的读书启蒙是相同的。只是我这代人要比他们幸运不少,再怎么缺也不至于从鲁迅,老舍等近代文学巨匠的作品里去找。何况但凡肯下功夫,这类书还是多的。当然,也是不能和如今去比了。
最开始感兴趣的是武侠类小说,什么金庸、梁羽生之类的,书里呈现的完全是从前想都不曾有想过的东西。一身绝世武功,来千八百坏人都不会去待见。美女是一拐弯遇见一个,一拐弯遇见一个,按出场顺序,一个赛一个漂亮,还都只爱这一个人,他不要还不成,寻死觅活的要不出家当尼姑,要不终身不嫁守身如玉。那书看得这个舒服,连晚上睡觉做的梦都与以往不同了。只是好景不长,这类书看多了也就没多大意思了,内容大同小异,看了前面知道后面。拿本新书翻到中间看一截也能看懂。于是看书这种娱乐形式至此也就中断了。
想写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