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
小时候家里生活不易把她送人。她跟随养父母长大。养母重男轻女,待她并不好。
长大后嫁给了公公。公公从小没了妈妈,跟着外公长大。
公公当过民办教师,当过赤脚医生。喜欢在外面喝茶聊天。家里的事情几乎不管。公公身体不好,地里的活也很少干。婆婆说家里垒鸡窝,垛墙头的活都是她自己干。三个孩子几乎是她一人带大。
婆婆很能干,做事情很快,但不够仔细。
嫁入他家成为婆婆的儿媳妇已经接近18年。
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就是要尊老爱幼,我要求自己是贤妻良母孝媳。
早些年不在一起生活,几乎每隔半个月都会随老公回家看望公婆,吃的穿的用的大包小包的拿回家。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先帮婆婆打扫整理,厨房里所有的盘碗都要刷洗。吃过饭他们兄弟姐妹跟父母会家长里短的聊天。我插不上话,也不感兴趣,他们聊着,我就主动承担起洗碗的任务。我把厨房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婆婆常常会来叫我:“小静啊,快别忙了,坐下喝口水吧。”
老公非常孝顺。我对公婆的好,他很是赞赏,常在婆婆面前夸我。
最近几年,公婆差不多都是跟我们一起生活。在一起时间久了,生活习惯的不同,行为方式的差异,矛盾就出现了。婆婆当家惯了,有时候会要求我按照她的方法去做。而我也会对婆婆厨房里卫生搞不好而暗自生气。
我的性格决定我不会跟婆婆发生正面冲突。但是那种不满会积压在心里。每天早晨我都是一边做早餐一边气呼呼的打扫厨房。对婆婆也少有笑脸。
当我开始学习成长,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告诉自己,婆婆年轻时生活很不容易,很辛苦。现在婆婆能帮我做午饭和晚饭,我中午12点上完课再回到家,饭菜已经端上桌,真的非常感谢她老人家。婆婆已经帮我做了很多,打扫厨房本该就是我的事,我不应该再责怪婆婆,她不是故意不打扫,碗盘不是故意不刷干净,那是她多年的习惯。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就真的对婆婆心怀感恩,当我再升起对婆婆不满的念头时,我能立刻觉察并在心里向婆婆道歉:“妈妈,对不起!您已经帮我做了很多事,谢谢您!而我却对您有更多的要求,对不起,我错了,请您原谅!”
当我真的心怀感恩的时候,我就真的从心里接纳了婆婆,而不只是表面上的。我会对婆婆发自内心的笑;我会夸婆婆做的饭好吃;我会帮婆婆剪脚趾甲;婆婆嫌麻烦不吃螃蟹,我会扒好蟹肉给她吃…
今天是元宵节,我带婆婆去逛商场,给她买了两身衣服一双鞋,她很开心,她跟售货员说:“这是我儿媳妇,比闺女还好!”亲戚或者邻居见到我也会说:“你婆婆总夸你。”我听了很开心,同时也有些惭愧,我可以做的更好,我可以做到在心里完全的释然!
当我不会再对任何人任何事有任何不满的情绪,我就真的体验到了喜悦!
佛山的课堂上,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不是别人需要改变,而是你自己需要调整!”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只负责做好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