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六三个月大开始,每天晚上,我和顾先生都会为他读一本绘本。前段时间买了不少绘本,这一次我挑的是《市场街最后一站》。随着故事的进行,我越来越被吸引,也越来越被打动。故事还没结束,我就迫不及待想要把它分享给身边所有的人。
绘本第一幅画面,是一条再平常不过的城市街道,充满日常生活的气息。疾驰而过的汽车,骑自行车的男士,遛狗的女士,玩耍的孩童……路边的建筑物鳞次栉比,墙面色彩纷呈,最引人注意的是其中一座白色尖顶的房子,彩色的窗户尤其醒目。当我给六六描绘这幅图画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想:这会不会是一座教堂呢?果不其然,我猜对了,“小杰推开教堂的大门,蹦蹦跳跳地下了台阶。”
故事脉络其实很简单:奶奶带着小杰走出教堂,搭乘5路巴士到市场街最后一站下车,抵达目的地——爱心厨房。但读来却有一股震撼心灵的力量,这是为什么呢?
打动我的不仅是绘本中凝练诗意的文字、细腻温馨的画面,更是奶奶面对孙子小杰的困惑时,从容智慧的回答中所传递出的价值观:乐观、知足、平等、尊重和甘心付出。
小杰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1.
——“下这么大的雨,我们为什么还要等巴士呀?”
——“树也会渴的。你没看见那棵大树正在用吸管喝水吗?”
小杰不明白为什么在雨天还要乘巴士,奶奶极富想象力地回答了他的疑惑。也许下雨使我们出行不便,但是花草树木也有生命,雨水可以给它们丰富的滋养,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能体会一种隐藏的美好呢?
2.
——“奶奶,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车?”
——“宝贝,我们为什么需要车呢?我们已经有一辆会喷火的巴士了!还有丹尼斯老先生,他总是为你表演好玩的魔术。”
——“我也好想要一个随身听。”
——“为什么呢?你对面就坐着一位演奏家呀,为什么不问问他是否能为我们演奏一曲呢?”
当小杰对物质的虚荣心被激起,奶奶耐心地引导他,将眼光转回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上,并从中发现乐趣。司机叔叔给小杰变出了一枚硬币,吉他手拨弄琴弦唱起了歌。奶奶再一次用智慧引导小杰多体会生活细微之处的美好。公交车上遇见各样有趣的人是坐豪车的男孩不能体会到的,即便没有随身听也能听到美妙的音乐。
3.
——“奶奶,为什么那个人看不见呢?”
——“宝贝,你知道什么叫看见吗?有些人是用耳朵来看世界的。”
奶奶和车上的每个人微笑打招呼,也请小杰跟着做。她用另一种方式解读身体的缺憾:他们没有问题,他们只是和我们不一样。这样的解释,让小杰从小就学会包容差异,消除歧视和偏见。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不随便论断他人,也不轻易看轻自己。
4.
——“为什么这里总是这么脏?”
——“小杰,有时候,当你身处尘土之中,反而更能体会什么是美好。”
原来祖孙二人在雨天辛辛苦苦乘着巴士,穿越城镇,是到爱心厨房去(帮助穷人,为他们提供食物的地方)。面对爱心厨房周遭破败的环境,小杰难以理解,奶奶却依旧能够发现平常中的细微之美。
每个周末做完礼拜后,不论天气情况如何,奶奶都会带着小杰来到爱心厨房做义工。奶奶在用行动告诉小杰「施比受更为有福」。小杰从巴士之旅开始的不开心到最后在爱心厨房快乐地服务他人,短短的时间,他的心智又成长了。这完全得益于奶奶没有斥责,也没有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导,身体力行的熏陶。
这是一趟平凡的巴士之旅,也是一趟不平凡的心灵之旅。你不得不感叹奶奶看待事物的独特视角,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且浮躁的时代,是多么难能可贵。每位父母都希望培养内心充盈的孩子,身为榜样的我们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们呢?豁达、积极抑或封闭、消极?「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开篇即是:人生苦难重重。我们用什么方式向孩子解释世界,孩子就会建立怎样的世界观。的确,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问题和痛苦,也许拼尽全力也达不到理想的生活状态,但是你的眼光和心态才是真正决定生命亮度的那个因素。
拿到这本绘本的时候,我并没有很刻意地去看这本书的简介,而是带着六六直奔内容,直到读完了由衷觉得这真是一本特别棒的绘本,返回来再看封面才发现,原来这是首部获得“纽伯瑞金奖”、“凯迪克银奖”双料大奖的绘本,它同时荣获《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童书奖、美国怀特朗读绘本奖、纽约公共图书馆100本必读书等30多项殊荣。难怪能这么深入人心!
这本绘本的文字和插图相得益彰,补充了各自不能表达出的那部分内容,同时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绘本当中还有其他很多生动的场景,每个人物似乎都是鲜活的,充满生命力,值得慢慢品味。希望看见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机会读到这本特别棒的书,若是有人说只有学龄前儿童才适合读绘本,未免太过狭隘。我深深相信,它也值得每一位大人读到。
用小杰在巴士上享受吉他手弹奏音乐时的感受结束本文:
黑暗中,
乘着音乐的翅膀,
小杰仿佛离开了巴士,
离开了这座繁忙的城市。
他看到落日的余晖,随着海浪翻滚。
看到老鹰一家,在天空中翱翔。
还看到老婆婆的蝴蝶,在月光下自由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