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思考:1.你认为你是一个理性or非理性的人?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理性还是非理性地做决策?
我想大多数人的结论应当是: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偏向理性的人,但在实际做出决策时是非理性的。
至少在我认为我是这样一个人,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成分占比较多的人,而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都是基于过往的自己经验、他人的经历所做的决策。
或者可以表述为,在面对一些很少遇见的事情而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当真正把大脑在理性状态所想的一种决策方法表达出来时,或因为害怕失败、或因从未做过类似的事情、或因他人的建议而形成的预期等原因,表达出来的和自己大脑所思考的相差较大,有时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亦或者是这样的,当实践做出决策这个行为完成之后,过了几分钟,自己的大脑又开始理性地运作,去重建刚刚所做这个决策的过程,然后迅速又有更好、更理性且优于几分钟之前所做出的决策的决策,在此种情况下,我为了不让自己因刚才所做的比较差的决策而伤心难过,我会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让自己刚刚所做的决策合理化,从而避免内心的悔恨,也因此在大多时候我的大脑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是一个理性成分占比较多的人,所做的决策是最好的决策,也是理性的。
西蒙教授说:人的思维能力并非无穷无尽,人具有的是有限的理性,因为有限理性,所以人们在行为上并不总是效用最大化,实际上,人们会根据对环境的认知和自己有限的思维,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我的理解是,人们会因为自己经历少、知识储备少、当时对某一事情的预期和当时的情绪来做出相对较为满意的选择,即使这个选择对于别人来讲是一个差的不能再差的选择且别人给出一个较好的方案时,因为虚荣心的原因,我们总会选择性地选择一些能支撑我们所做出的那个决策的论点并将之合理化。
请花一点时间想一想,你是真正的理性人吗?
怎么才能使自己变成一个理性的人而非“伪”理性人?
这里有几个观点我们践行:第一,相信自己。当自己大脑已经做出了合理的决策后,言行就应当遵从大脑的决策方案,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为了更好的成功,我并不是主张要成功就必须经历失败,这其中有关联关系,但我不认为是因果关系.
第二,增加知识储备和丰富实践经历。知识的储备要足够多,实践也必不可少,这样我们才能不限制我们的想象,有足够多的知识在大脑中模拟这个过程,就像自己亲身经历一样,才能使我们自己对自己所做的决策方案有绝对的信心。
第三,践行。要用真正的行动来验证我们自己是不是一个理性人,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多大的理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