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的也不会教
那就试试陪孩子学诗词吧
茉莉4岁多的时候,我就琢磨着除了生活常识、绘本阅读,再陪她学点啥。
学英语?自身没有精力深度学习,输出的教学内容也不专业,发音不标准,更不能持续创造英语语言环境,还是别误导了。
学艺术?我们对绘画、音乐一窍不通,在孩子没有表现出热爱和天赋前,过度培训早教,反而容易扼杀兴趣和创造力,不如先让她尽情玩耍。
学诗词?门槛低,会识字就可以;成本低,花20元购买一本《唐诗三百首》就能入门。唯一需要投资的,就是时间和耐心;至于学诗词,能给她带来什么,一开始并没有想太多,相信只要动起来,看过的书,背过的诗,都不会白费。退一万步讲,就算达不到素养提升、情操陶冶、气质培养、滋养灵魂等高段位水平,多读多背,能锻炼记忆力,也是不错的呀。
说做就做,谁叫我别的也不会教呢?
2、只有去做
才能发现孩子的潜力可以秒杀大人
一开始,我们先背《笠翁对韵》,从《一东》“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背到《十二文》“言对笑,绩对勋……松亭夏日,熏风一曲奏桐君”,相当于36篇,看得到的进步,孩子记忆力确实增长了:从一天背半篇,到一天背一篇,状态好的时候,一天能背一篇半。意料之外的收获是:对篇幅中的韵律感、典故故事很感兴趣;养成了每天学习的习惯;顺带还学了不少字。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陪她学诗词。
当时也没太当回事,第一首学了《咏鹅》,第二首《易水送别》。有一天在户外玩,我接水洗手的时候说,这水实在太凉了。孩子在旁边听了,就说道:今日水犹寒(出自《易水送别》)。一听到这,我就惊了,一起学的诗,我都快忘干净了,但她还能脱口而出。虽然发生的情景和诗的故事背景不太搭,但用诗词表达心与事的交流,这个感觉是对的。
于是抓住这个契机,对孩子的表现一顿猛夸,开始正儿八经每天教她背诗。不能白白浪费小小年纪的好记性。
3、让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
实用的地方多得你想不到
有人问,学诗有啥用?
交友卖弄?可别,文绉绉的人在一般社会环境下,是不招人待见的。
当诗人?这么宏伟远大的理想,做梦都不敢想。再说,有几个靠写诗发家致富的?
我是实用主义,没用浪费时间干嘛呢?
树立目标,制定计划,养成自律,学会自我管理。
2个月时间,茉莉学完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总共158首,第1个月,平均一天背诵一首,有一天陪她看《诗词大会》,里面的一位小朋友6岁,会背500首诗词,茉莉说,她也想和他一样。
我觉得鼓舞她学习的机会来了,就趁机说,如果一天背三首,除去复习的时间,一年至少可以学会700-800首诗词,那么到6岁的时候,也可以参加诗词大会,而且比他更优秀。
从此,茉莉的诗词学习,就有了小梦想:要参加诗词大会,为了达成目标,一天要学3首。很快,1个半月的时间,我们就背完了这本书。偶尔也会偷懒,但梦想的力量,会帮她克服惰性。
因为要学诗,以前老喜欢看的一些热闹但没意义的动画片,几乎也不看了。这印证了一句话:欲无杂草,必要种上庄稼。孩子的心灵更是如此。
能否真的参加诗词大会,能走多远,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我已经提前打了预防针:快乐学习的人,不争输赢,向别人学,和自己比。她能理解也说,不需要和别人比有多强,只和她自己比有多强。
按目前的进度,一年后,学习七八百首诗词,两年后,学习1000多首诗词,三年后,学习2000多首诗词,大量的储备,不光能帮她打下扎实的文学素养基础,在大语文政策下,占据一定优势;更重要的是,她会学到持久投入让自己更优秀的行动能力,让事情顺利进行的处事态度,当她再尝试别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同样做得出色。
当然,整个过程中,父母的帮助和鼓励,至关重要。
比如,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记得又快又准?孩子曾经不止一次边哭边说,他不行,他背不了。这个是时候,大人怎么做,能让孩子重拾自信?比如,他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枯燥乏味不好玩,怎么办?
请持续关注,下一章会结合诗词学习,分享兴趣陪伴的育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