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这天热的经常、匀称,一拨又一拨的,让人有点招不住劲。
“石缝瓜,甘甜,沙瓤,宁夏特产”,划拉着朋友圈的分享----有几天没去这水果店了。
店面不是很大,在中心街十字路口的拐角处,倒也显眼。前一阵子,周边的集贸市场搬迁了,这小店成了独一份,生意还算红火。
从来习惯去超市,觉得场面亮堂,品类齐全,尽管挑,有的选。偶有闲暇,经过这家水果店,突然自己有点“任性”----既然是特色专营店,肯定搞的很精致,索性进去看看。
果然是精品小屋的摆设,面积不大,但倚墙就势陈列的货架新颖别致、恰到好处,托盘里陈列着各种特色水果,且大部分都是进口、台湾和南方的供货;包装讲究,保鲜措施到位;一墙之隔,别有洞天;彷如到了新鲜果园,不随手捎点,还真的可惜了。
真正让我产生购买欲望的是店里的服务很用心,他们会针对你买的商品给予个性化打造,给你提供尽可能的各种方便,能够即时满足你的需求。
所有的店内果品,他们都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做进一步加工,然后分别用特制的保鲜盒给分装好,既美观又方便携带,回家后你就可以直接享用了。
向来图省事的自己,彻底被他们这一附加服务征服了。也不问价格,接连去购物了几天,感觉到这里买东西就是值。
经他们这一处理,其实是增添了不少的程序,需要时间;碰上顾客多,是挺耽误事儿的。“加我的微信吧,可以提前预约”,这建议不错,赶上时代的节拍了。
这一加了微信才知道,他们是经常在朋友圈里发布信息,来了新品,促销活动,都隔三差五地提个醒。我也是每次提前二十分钟左右给他们提个醒:再准备一个西瓜。
一个阶段的连阴雨,也没去逛超市,下班直接回家。好不容易有个干天干地的下午,我赶紧预约买了个西瓜:还是照原来的标准。
回家打开,感觉不是那么的新鲜。等吃了几块后,发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轻微变质----郁闷。
没有预约,几天后,我再次光顾。寒暄几句,我挑了个西瓜。“你们朋友圈里说的石缝瓜,有货吗”,“有,旁边那就是”,按照老板的推荐,我仔细端详了会,和他们发布的图片一样。
“来一个尝尝”,“还加工下吗”?“不啦,我回家直接切着吃”。
不是沙瓤,也不怎么红,切开的时候就感觉不是很脆生,有点木;白刷刷的瓜瓤吃起来有点涩,带酸头----郁闷。
二
“纯粮地瓜烧老酒终于到货啦”,“地瓜烧”三个字挺诱人,随手点了个赞,“抽空去看看,口味怎么样”。
回复挺快的,“比老白干还好,很多回头客”。“有空去看看,买一瓶尝尝”,“好的,有空来就是,我送两瓶给刘总尝尝,好喝就多买点”。
偶然的一次学习,碰到了酒城的老板。彼此交流,朋友圈还不少熟人,也算是相识恨晚吧。从此,就关注着他发布的很多关于促销、产品的信息。
知道他的店面比认识他要早的多。不管是规模,还是商品档次,他这酒城在本地是有名头的。其实,我很早就从这拿过货。
“价格怎么样”,打算下午下班后路过去看看,看到他们在群里又发布了同样的信息,“价格私聊”。
有活动呢,还是有优惠价?
“一瓶48元,成箱买45元一瓶”。回信息了。
“下班去买一瓶先尝尝”。
买完菜,顺便去了酒城。礼节性地招呼。随便转转,“地瓜烧呢”,“这里”。
靠近收银台,打了一个促销地堆,上面摆了一瓶。“里面还有,刘总要几箱”,“我先拿一瓶尝尝”。
“一瓶够了吗?来两瓶吧”,“先拿一瓶就行,口味好,再来搬一箱”。
到了收银台,“多少钱”,“还要钱吗?拿着喝就是”,“那不行,该怎么的就怎么的”。
“49吧,给刘总找个袋子”,老板招呼着收银员,面带微笑。
三
现在都讲“生态圈”,不仅仅是时髦,从根本上就是这么回事。
圈子,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是一个平台。在这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有这种意识,就应该有这份诚意。因为这种圈子,是以诚信为基础而打造起来的,所以,你要用诚信不断地去精心呵护,否则,我们还有别的方法来维护这个圈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