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到目前为止,有关长生生物的查处有了一个基本的结果,包括省部级在内的一批领导和责任人受到了党籍、政纪的处理,相比以往,这次的查处在多个层面的动作还是比较大的。其原因在于最高层的重视和督办。
毕竟,这个事件的性质恶劣。但纵观整个事件,我们并没有看到“利益输送”这个关键点,被放在一个需要被“鞭挞”和“揭露”的位置上。处理这么多“人”,这些人在这个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披露并不多。“领导责任”?“监管责任”?长生生物这么些年,作假到如此良心尽失,怎么处理都不为过。可是,充其量,他不过是一个“企业”。要山得山,要水得水,记录做假,原液做假,销售做假,无所不用其极,忒那么也太大胆了吧?这些涉事官员就仅仅负有“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吗?千万别让公众产生这是在“壮士断腕”。
这些年,不断有一些“大案”发生,比如,奶粉与三聚氰胺,比如,餐馆与地沟油,再比如,白酒与塑化剂,到今天的疫苗做假,哪个问题都牵扯了“利益输送”,牵扯到“保护伞”。没有“保护伞”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甚为可惜的是,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几乎毁了整个奶品行业,至今得不到国内民众的完全信任。而这次的疫苗作假事件,又再一次震惊了国内国外的“眼球”,一系列补救工作在全面展开。可是,奶粉有“毒”,我可以选择国外的品牌,这疫苗作假,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我们不得不要问,这“监管责任”到底被“利益输送”“攻城略地”到了何种地步?
这次的长生生物暴露出的问题,能不能排除“保护伞”的问题?恐怕没人敢拍胸脯!那么,这些“保护伞”究竟是谁,利益输送“丧心病狂”到了何种地步,作为公众是有权知道的。这次处理了一批“干部”,处罚也比较“重”,是不是还有下一步的法律层面的惩处呢?我想,这可能是免不了的。至少长生生物的几位“大咖”已经被“法律层面”所“关照”,但公众最想知道和满意的结果还没有出现。
如果目前的“处理”斩断了拔出萝卜带出泥,特别是斩断了“利益输送”的被彻底揭露,那么,就不能说是“圆满”的。只有打消公众的质疑,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公众不是木偶,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去操控和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