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挡住嘴,遮住了大半个脸,让彼此有些生疏,几份怀疑,几许冷漠。同在屋檐下,多少时间都斜视而过,生怕多了点什么。再近的距离都要保持在最有效的控制点,谁也别越过这个界线。口罩让惧怕夺了主动权,便让各自暂时安好着的等待、期待、盼望。
不能远行,甚至不能外出,只能享受厨房的快乐、小窝的温暖、不住的对视、逗玩的儿戏,似乎停留在家的日子只能吃喝玩乐。每天就在那么大空间里,从这间到那间,进了出了,无所事事。
一些能够从小空间出来,明面上开始了工作,实质上还是处在一种半停滞的状态。愿意的干点乐意干的,不愿意的关在里面。聊天少有,戴口罩聊也没什么意思,加上都变得生疏,聊天还不如看会手机实在,免得生是非。
原本农民也该为春耕准备,因为关着,小喇叭又不时的警告,确实也少有人出来。在家只能数着日子,不时的自个说说农谚,有些怕自己忘事,错过季节。摸摸锄头,还不得不放下,万一被村里红袖套发现,又要起事端,干脆和大家一样,继续等下去。
不少原来早就要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受所在地仍然封闭管理限制,也不能前行。呆在家吃吃喝喝,老的老、少的少在一起,话多不了几句难免就有些争吵。老的见不了少的吃了睡、睡了吃,实际上不这样又能干什么。少的听多了心里烦,要是早点外出多好呀。出门清静,时间久了老的想,在家呆不到几天,又嫌不勤快。
这都是让疫情惹出来的祸。疫情不来,一切都会按年前的计划和设想照常开始,朝着设定的目标前行。疫情一来,打乱了所有的东西,更打乱了人们的心。这不是一般的病痛,治治好了没事,这是病毒,过去所说的瘟疫。这家伙突然而来,传播又快,还不能迅速有效得到控制,最根本的还会死人。担心的就是这个,命都没了,扯什么都白扯。
到了这个份上,不用别人来劝要不要这样,或者那样,大都能自觉的这样或那样。等久点不怕,纯粹坐等也要等下去。于是便有不少人因为停下来等,等得有些不耐烦,等得有些不自在,等得有些精神恍惚,等得有些麻木。
人过惯了某种定式的生活,或固于某种生存模式,突然大角度的转变,是非常的不适应。特别是那种以个体方式存在的,根本就谈不上长远计谋,也表现不出特别有建树的,就更没有谱。另外,很多情况下,大多数人还得靠每天不间断的打拼才有维持生计的条件,而面前走又不行,呆着没指望,内心充满着矛盾,又不能化解矛盾。过于急切,怨气自生,不得发泄,甚是难过。经历过这样的日子一定都感同身受。
这不是什么毛病,乃正常之事。只是大多缺少换位思考,缺乏适应,转换角色不够快的能力。越不想适应,就越难适应,就越适应不下去。有句话叫做,心静自然凉。先把自己稳定下来,既然要这样,就不管那么多,好好的这样。然后,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做点可以做,甚至原来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其他事,这不也是好事。
看了那么多视频,在外那么长时间,认识到自己没尽到孝。这下好了,陪在父母身边,好好的和他们说说话,仔细看看老父亲的背影,是不是和原来不一样。父母行动有些迟缓,身体硬朗不硬朗。仔细观察下他们生活的每个细节,自己还有什么地方过分遗漏。可以听听父亲讲他过去的经历,给自己点生活阅历和经验教训。可以学点母亲做小吃的手艺,原来净喜欢吃妈妈做的菜,这下可以全身体验,一点不保留的包学包会。
每次离家子女抱着腿舍不得,总觉得欠孩子太多。这下好了,可以培养下与子女的感情。学校搬回到家,可以专心的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开心。当拉着小手在屋里打转,抱起抛得高高的时候,那种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与爱人虽说常会吵闹,还不是因为陪得不够,有些距离。这下好了,可以左边孩子右边妻子。不必担心此时会有所谓的朋友来电话要赴约,更不用找千万合适的理由想溜出去。手机可以丢到一边,全心的在爱人身前身后的跟着,烦着。呆一起久了,难免还会拌嘴,那都是常事,或许人家还有乐得不够的地方,需要更深入的交流融合。
再有条件的,可以把自己原本的谋划继续修改深化,还可以再更合理的想出点别的路数来。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看点必要的书,学多点必备的东西,正好充足一回电,等到一切皆恢复常规,就可以铆足劲的干。
任何东西有好便有坏,风过总会天晴。正如寒冬过后,春一定到来一样。不要让时间白白的流逝,不要无限的停止等待,更不要总把一件当下没法解决的事看得过分的重要。活在当下,就要把当下做好,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等只会越来越不知道前路,失去的就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