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一书中提到的第四个让人顺从的原理“喜欢”,说的是顺从专家如何通过技巧让你喜欢他,对他产生有好感,然后达到让你顺从的目的。
从中,我们固然可以习得让人顺从并达成目的的技巧,但是也可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提高我们的社交能力。最不济,我们还可以知道什么时候人家只是有求于我们,或者仅仅出于礼貌,我们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受人欢迎。
不可否认,有些人就是有这方面的能力。
让我们看看,这些招人喜欢的朋友们都是怎么做到的吧!
1. 通过恭维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特别喜欢听人恭维奉承。
比如你新剪了头发,剪得很难看,你懊恼不已。一位同事说,怎么剪得这么难看,像个村姑。另一位说,哪里呀,我觉得可以呀,显得脸好小,就是短了点。你会喜欢谁呢?
你买了件很贵的衣服,美滋滋的穿到单位。一位同事说,呀!新衣服!好漂亮!质感好好!哪里买的?很贵吧?听得你好美吧!可你还没来得及回答,另一位同事脱口而出,这衣服太老气了,还特别显胖!估计你只有胸闷吐血了。
恭维是一种手段,有着虚假的意味。如果我们不屑于为之,那不妨学习赞美的艺术。
我最近刚读过《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要想赞美得既真诚,又有效,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转述他人的赞美,从对方真正在意的地方切入。
2. 利用相似性
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不管相似之处是在观点、个性、背景、兴趣还是生活方式上,我们总有这样的倾向。
一个平日里不爱打扮,穿着保守的人,遇到打扮时髦、前卫的人,要么不喜欢,要么因为压力,总是亲近不起来的。
总之,上进的人喜欢上进的人,时尚的人看不上土鳖,急性子的受不了慢性子,传统的看不惯太开放的……
于是,别有用心的人,就假装在若干方面跟我们相似,有意识地讨我们喜欢,达到要我们顺从的目的。
当然也并非每个会说话,会凑趣,会套近乎的人,都一定是别有用心。
不记得曾在谁的文章看到,去采访时要看对方的身份、习惯来确定穿着打扮,这是一种礼貌。在一个讲究精致的人面前,不好穿着过于随意。相反,去采访一线的工人,则应穿得尽量简朴。
我的一位同事,很博学,知识面很广,和谁他都能聊起来,只要他愿意花时间。
看来读书不能只专,还要杂,这样既可以开拓眼界,也方便聊天,做业务的朋友们尤其需要。
3. 多接触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因此通过多接触,增加熟悉度可以影响人的喜好,进而影响我们的各类决定。
这个做过销售的和做过采购的会特别有感受。采购一样东西,两家的品质价格差不多,那么哪个销售跑得勤,会更容易被选择。
又如,投票选举,好多被选人,名字都没听过,自然不会选他们,我们会找熟悉的人,哪怕只是熟悉的名字也会让我们投上一票。
需要注意的是,若是接触本身蕴含了让人反感的体验,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这一点对于懒和内向的人有难度。比如我自己,接触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如非必要,不打算为难自己。
4. 合作
实验证明,当彼此之间已有根深蒂固的敌意时,再怎么加深接触都无法改善这种关系,而以团队为导向的合作能够缓解这种敌意。
方法设置:设定共同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合作,这样就不得不把彼此视为理性的同伴,等大家通过共同的努力成功完成目标后,就很难再以敌意对待这些曾跟自己一同战斗过的队友了。
顺从专业人士,从来都是努力建立一种“我们和他们在为同一目标而奋斗”的氛围,这样我们必须为了共同的利益“团结一致”,他们其实是我们的“战友”。
比如销售人员会假装站在我们顾客这一边,向老板力争给我们更多的优惠。我就曾多次遇到,售货员当着我的面,给老板打电话,以示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想给我一个最低可能的价格。
这一点可用于加强部门凝聚力、团队精神。
5. 条件反射和关联
糟糕的消息会让报信人也染上不详。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讨厌带来坏消息的人,哪怕报信人和坏消息一点关系也没有。
如:天气预报员,常常成了气候变换莫测的替罪羊。
顺从专家则会有意进行正面的关联,总是和我们喜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每当我们的公众形象受损,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宣扬自己跟其他成功者的关系,借此恢复自身形象,同时,我们还会小心避免暴露自己和失败者之间的关系。
相反,当我们以个人成就为傲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沾别人的光。
还有一种略有不同的方式来运用关联原理,不是尽力抬高他人成功与自己之间的可见联系,而是尽力抬高与自己有着明显关系的人的成功。
最明显的例子大概要数那些一心想让自家孩子变成大明星的星妈。
总之,深明关联原理的奥妙的人,会努力把自己跟积极的事情联系起来,跟消极的事情保持距离——哪怕他们并非事情的起因。
我是个特别善于发现问题,也很喜欢解决问题的人。所以呢,没少给领导汇报“糟糕”的消息。想想都后怕。
总结
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固然好,但也并非每个人都愿意这么麻烦,去学习这些技巧,去花费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恨懒,或者觉得没有必要去讨好任何人,那只要学会如何辨别就好,你总不会喜欢老是被人利用还不自知吧。
可以增加好感的手段很多,逐一反击不现实。作者建议我们不妨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只有觉得自己对顺从专家的好感超出了该场合下的正常程度,才是唤出防御机制的时候。
我们还可以借力打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即社交柔道术——不去压抑好感因素产生的影响力,听凭这些因素发挥力量,然后用这股力量反过来对付那些想从中获利的人。这股力量越大,其反作用也就越明显。
“我们关系这么好,你肯定不会拒绝帮一下我的!”
“那当然了,不过这两天不巧有急事,要不你先帮我,再帮你?”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