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前屈的体式(英文都是forward bend):
一、抓脚趾前弯式 Padangusthasana/Hand to foot forward bend
体式重点:找到四个平衡对抗的力,分别是
1. 脚趾往下用力踩,坐骨往上延伸 → 根基稳
2. 头放松往下,肩胛骨往上 → 延展
3. 胸往下,肚脐往里收 → 腹部内收,为前屈创造空间
4. 手往上,脚趾往下 → 找到对抗的力,在重心往前的前提下,保持稳定
常见问题:
- 弓背(要找到上半身的延伸感)、耸肩(在所有瑜伽体式中,要保持耳朵远离肩膀);
- 站立山式时,脚外侧不平行,没有力往里收;
- 在曲髋下弯之前,没有将背部延展;要先延展,再下弯
- 在起身的时候,膝盖超伸(要弯曲膝盖,用脚发力起身),不利于膝盖健康
辅助手法:
- A脚横着放在B脚腕后侧,A手放在B背部最弓出来的位置,配合呼吸往下推
- A拿伸展带,放在B的髋上,往后发力;B胸口往前,和A的力对抗,延伸脊背;呼气曲髋往前往下,坐骨往上提
- A手放在B腹部,是内收的(可以放一个鸡蛋的空间)
加强版:手放在脚下,保持脚趾尖和手腕上的横纹对齐;这个动作有利于手腕的放松
练习方法:
背向墙,留一定的空间;前屈向下后,脚根贴墙,手掌发力,找到髋折叠、坐骨向上的感觉
面对墙,前屈向下后,背贴墙,随着呼吸,找到脊背延伸后、贴墙向下,进入到更深的折叠
二、双角式 Prasarita Padottansana/Wide-legged forward bend
体式重点:
1. 头是否落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找到髋折叠,大腿两侧的延展,以及脊背的延伸。
2. 曲髋后,手放的地方,折中是手指和脚趾一条线,如果手掌根不能着地发力,则适当往前移;如果还有空间,可以适当往后移。随着呼吸,腹股沟折叠得更深以后,可以调整手到合适的位置。
3. 重点发力点,完全进入体式后,手肘往里收,和肩在一条线,;手发力,肩向前
变化体式:阿斯汤加里不同的变化,B 手叉腰;C双手后扣;D 双手抓大脚趾; 流瑜伽会做扭转
两个伸展体式:
三、三角延展式 Uttita Trikonasana/Triangle Pose
常见问题:
1. 脚跟和足弓不在一条线上
2. 膝盖容易超伸→ 微屈双膝
3. 髋部没有在正位上→ 髋部延展,在水平面上;可弯曲膝盖后,再起来找到后腿根插回的感觉
4. 侧腰挤压→ 胸向上展开,侧腰伸展
5. 翻肋骨 → 肋骨保持在水平面
6. 耸肩 → 肩放松,向两边延展
7. 大腿没有旋转、发力→ 膝盖保持在第二根脚趾上
辅助手法:A骨盆或者腿顶在B臀后面(保持稳定),一只手放在B大腿根、一只手放在B肩,拉到水平面上。A引导B手臂往外旋、往上拉。
练习方法:伸展带套在大腿根,一只手拉着,一只手延展后放下;展肩,找到大腿外旋发力的感觉;也可以靠墙练习,找到骨盆正位,肩膀和髋在水平面上发力的感觉
四、侧角伸展式 Utthita Parsvakonasana/Extend side angle pose
体式重点:
1. 膝盖和手对抗的力
2. 大腿旋转发力,还是保持膝盖在第二根脚趾上方
3. 侧腰延展,不要挤压;如果产生挤压,则放一块砖(第二高度)在手下方
4. 不要耸肩
5. 脚大于一腿长;大腿尽量和地面平行,成90度角
辅助手法:和三角伸展式类似,一只手放在髋部,一只手放在膝盖,向外展开
伸展+前屈体式:
五、加强侧(背部)伸展式 Parsvottanasana/Extend forward bend (with namaste hand)
体式重点:
1. 左右脚与骨盆同宽
2. 后腿用力70%,前腿用力30%
3. 如果手无法做到反祈祷室,可以降级为手握拳互推;反祈祷式,手放需要放到肩胛骨中间,不需要太低或者太高
4. 脊柱要不断延展,胸向前推,腹部贴向大腿
5. 髋容易歪掉,要找到大腿根用力,后腿发力的感觉,把骨盆回到正位的地方
辅助手法:手放在肩部,协助大臂往内旋;手放在脚踝,或者是骨盆的地方,帮助髋找到正位
在进入体式之前,要先做到正位(如髋的正位)。否则,进入体式后再进行调整会非常困难,而且会导致呼吸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