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莲花香片
“吃”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一日三餐伴随着每人每天的生活,可我们就是对饮食感兴趣,大到婚丧嫁娶这样的人生大事,小到亲朋好友的每一场相聚分离,最终总是要落到“吃”上,仿佛这样才圆满。然而大部分人只限于吃的口味如何,即关注于味蕾的感觉,至于其它很少考虑。而文人的吃则不同,他们不仅关心味蕾的感觉,还热衷于探究吃背后的学问,关心吃的艺术和文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喜欢看文人的饮食书,他们笔下的美食既有滋味又有趣味。
唐鲁孙、梁实秋、汪曾棋、蔡澜、古清生,还有写美食专栏的殳俏……每个人笔下的美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味,不过或许是因为年代或地域的关系吧,总是觉得他们似乎离自己还有一些距离,而这一次看柳已青的《记忆的飨宴》则不同,阅读的过程亲切而愉快,一方面是因为我和这本书的作者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另一方面则是他笔下的美食,食材也好,做法也好,大都是普通人生活中所常见的,字里行间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道,这种熟悉的味道拉近了阅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看《记忆的飨宴》,如同享用一道滋味丰富的佳肴,这道佳肴用料包罗万象,做法精致细腻:从韭菜青葱到青岛海鲜,从春节的饺子到腊八的粥;从街头炒栗到啤酒烧烤大排档,从老青岛文人的酒到晚年张爱玲的饮食;从崂山樱桃到三亚椰奶……作者跨越时空地域,讲述食物的前世今生,其中有历史掌故,有私人记忆,有古诗词带来的无穷意象,也有人与人因饮食而发生的种种或幸福、或感慨、或尴尬的小事。有一篇写饭局的文章,其中一段让我忍俊不禁:作者参加一个莫名其妙的饭局,其中一位听说他写了几本关于西南联大的书,于是来敬酒,说,您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我敬你一杯。作者只好举着杯哭笑不得。和一群不认识的人吃饭,说着不尴不尬的话,这种莫名其妙的饭局实在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常事啊。
一直认为喜欢美食的人是对生活有着充沛热情的人,唯有充满热情,才能对生活中最普普通通的食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乐此不彼的探索。如果一个人对每天从口中进入,继而幻化自己身体一部分的食物毫不在意的话,生活的乐趣无疑会少了许多。一蔬一菜,一饮一啄之间有百味人生,细心品味饮食的乐趣,并付诸于有趣的文字,同时也将这份乐趣传递给了阅读文章的人,也算得上是食物从物质到精神的一次转化和升华吧。
梁文道说:“所有写饮食的文章,写到最后都成了怀旧。”确实如此,饮食,唯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记忆,才变得回味无穷,才能让人牵肠挂肚,念念不忘。我们关于饮食的记忆永远不止停留在饮食本身,那根长长的记忆之线,牵着你曾经的年少时光和曾经的酸甜苦辣,那些刻骨铭心的感受、那些一闪而过的瞬间,那些温暖又惆怅的过往……全部在与食物相逢的那一刻瞬间复活。原来,我们关于饮食的每一次点滴回忆,都是对岁月的一次次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