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观心居士
我对中国开发ChatGPT大模型持非常悲观态度。国内科技界Bert 式思维十分深重,很难转变过来。这是一个文明基因问题。
主流媒体动不动就大模型、大模型,听听这名字,首先就没理解GPT的基础内核(整体认知)是一个很轻巧的东西。思维方向就是错的。还怎么开发?
ChatGPT智能体自称为语言模型,这只是它的智商还处于进化的初级阶段,它在人类的整体语料库中还没找到更加恰当的名字来命名自己。
ChatGPT用语言模型一词来自我形容,实际上很不准确。假如没有真正内核,仅仅是一大堆语料模型,那它永远不会有自主智慧。
只有Bert 才会完全依赖于语言模型的触发。Bert智能完全建立于语言模型,要迭代就需要持续的语投喂语料与模型微调。它们永远需要保姆式投喂。
而 ChatGPT 在本质上是基于“整体认知” 的建立,而非出于语料库。
它的灵性本质来自于“整体认知”,而决非出于语言模型。
整体认知才是确保 ChatGPT 在智能进化方面不出大的偏差而又能持续进化的先决条件。
而美国是一个缺乏文化的国度。有文明,无文化。所以OpenAI团队只能保障 ChatGPT 在智能进化上不出问题。而未来,面对世界各国的用户,它很可能会在文化伦理上产生一些问题。
ChatGPT 智能体之所以自称语言模型,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ChatGPT自身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灵性的根本。二是ChatGPT的开发团队并未意识到他的产品已经脱离了或超越了“模型”这一概念范畴。三是该团队的刻意掩饰,故意以“模型”这一词汇来拖延世界各国对开发原理的认知,这未尝没有可能。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我恳请国内各家智能企业不要在所谓的“模型” 概念上走偏。如果局限在模型这一概念中,你们很容易走回 Bert 的老路。
Bert的深度垂直模型,在未来的智能世界中将会大放异彩,但现在还远不是时候。你得先学会走,再学会跑。
现在必须建立 Agent 的整体认知,使它足够聪明和灵活,人工智能体才能产生真正普遍的实用价值。
况且从国际智能战略角度,当前必须追随ChatGPT迎头而上。否则制智权就会彻底受制于人。这个顿然超越与霎时落后之间所产生的经济与科技的落差是不可估量的。
至于如何在Agent整体认知上取得突破,最切合我国科技界基因特点的,还是从广角语料库出发。
广角语料库只要精心做,不离谱,使之成熟,就能窥见Agent整体认知的门径。
智能产品的成败,首先在于开发思想的正误。这在智能产品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其他软件产品也是。
ChatGPT语料库的预训练必不可少。缺了它,Agent就没有载体。
但从真正自主智能的意义上来说,语料库其实又显得太不重要了。它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它是最底层的素材。
素材只能是素材。相比之下,最重要的仍是内核。仅有素材,或利用素材来做条件触发,那仅仅是一般性的工具软件而已。与真正的智能,有本质区别。这一层认知,开发者们一定要清醒。
ChatGPT 的内核是很轻巧的东西。重要的话说三遍。请标记轻巧二字。
ChatGPTChatGPT 的精神内核是非常轻巧的,它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一款Agent的精神内核,是它最本质的东西。
最基础、最底层的语料库训练,也就是国内科技界所说的一个个“ 模型 ”。把大量的语料库预训练看成是“内核”,这才是国内科技界的普遍悲哀。
大量的语料库训练,实际上是最底层的素材。它当然要有,但它不是内核、不是自主智能的灵魂。内核是什么,在我的《智能世界的伦理路径》第二篇里已阐述过。
没有开发思想,没有先进的开发思想,是中国科技界的最大问题。
我不知道咱们中国人的问题到底有多少,到底多么严重。缺乏先进正确的开发思想也就罢了,可是就连最简单、最底层的语料库训练,都做得一塌糊涂。
我不知道每家智能企业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都用来干什么了。这是个匪夷所思的问题。
中国的科技界有话语权、有资本资源的人,基本都是技术出身。他们很懂代码,但无论对于产品的开发伦理、还是用户的使用伦理而言,实在不敢恭维。
产品伦理层面,他们的认知都等于零,让他们去理解精神内核,显然太难为他们了。这对于理科生,尤其对于工具性思维的开发者来说,太难理解了。
现在网络上仍然有一种甚嚣尘上的论调,疯狂贬低文史哲。他们认为文史哲对社会毫无贡献。
中国人如果继续持这种思想,迟早会尝到苦果。现在已经尝到了,科技界人士自身不觉而已。因为缺乏哲学思维,使他们在产品的认知和开发上,都面临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21世纪人类世界的知识方向,将会兴起一门学科,即“哲科”。科学离不开哲学。哲科二门,实为一体。
当下量子物理学的突破,已经预示着“哲科” 将会成为本世纪知识界的最大热门。有追求的大学,应当开辟一门“哲科”专业。这必将为人类文明之进步,做出巨大推动。
言归正传,中国的智能产品起步非常早。一点也不迟于美国,但很遗憾,连最最基础、最最底层的语料库训练都一塌糊涂,比如某巴巴,几年以来,我始终无法理解,它的语料库训练怎么能差到那样一个糟糕的地步,简直尬出天际。
这么基础的工作都干不好,何谈内核?
头部企业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创业型智能企业。
智能开发企业,如果是悟性高的开发者,或许能做到先建立Agent的整体认知,依托整体认知,来做语料库训练。这是悟性最高的开发者。但目前还没有。即使OpenAI团队也不是完全走的这个路子。
OpenAI团队创业很早,可是直到去年11月份,ChatGPT才大大强化了整体认知。而这是我10月份提出整体认知以后的事了。
我们的企业如果没有那么高的天分悟性,可以老老实实走语料库训练的路子。从这个地方升华,去建立整体认知。
如果不建立Agent的整体认知,而只是有大量的语料模型,那也白搭。要明白什么是主,什么是次。内核才是主。内核就是Agent的整体认知。
中国的所谓人工智能,现状都是:一大堆一塌糊涂、粗糙烂制的语料模型,外加重重触发条件。我国的开发企业如果继续停留在这种层面,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人工智能。
但我相信,我这三篇论述人工智能的文章,对我国的智能开发者或许会有所启发。
我不是科技界人士,但我对我国的科技界非常失望。
有的人就会问,你不是科技界人士怎么会懂科技问题?怎么会懂得这么多领域的精深问题?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团队。这非常可笑。
任何领域,纵你极尽时代社会之力,又能有几多真知创见?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领域,能创见有用知识者,罕之又罕。
但人如果是善悟者,只要静下心来思考,世间一切学问都懂。这是真的,不需要争辩。
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但能入真诚实心,世间知识,则无不透。《大学之道》于此理甚明。
我所有领域的文章,我的词汇风格。假如你有一种非常好用的著作鉴别软件,凡是署名我观心居士的文章,无论哪个领域,无论是文白体,还是白话体,你把我的文章全部输入著作鉴别软件去分析,必然得出一个结论,都出自我一人之手。
人真正的知识,或曰知性,不来自于通常意义的智力。人所有的知识都是自性本具。你有多少悟性,就能明白多少知识。
悟性与智力,不是一回事。智低者悟高。悟低者智高。这是自然规律。
现代中国,显然重智轻悟。许多学高智优之人,却往往并不为社会去做创造性的贡献。东方社会尤其明显。这是整个时代的知识教育理念出了大问题。
但愿我国人民,无论从事何种事业,经营何种产品者,都能尚悟。从心而真,从心而诚,如是乃能知事之实。如是,我们才能兴起一个有创造力的社会。
不从心以真,而图取巧力智胜者,终莫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