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责。
强大的威胁只能让人当场顺从,但不可能带来长期的承诺感。
01
威胁只是受罚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找来一款当时很流行的玩具机器人,对一群二至四年级的小男孩说:“玩它是不对的,要是被我发现,我就要做一些让你们难受的事情”。
随后研究人员离开了房间,十几分钟后,22个男孩中有21个男孩都没摸过。
六周过后,研究人员派一位小姑娘回到学校,把这些男孩又聚集在一起。并且她并未提及自己与研究人员有任何关系。
她只是陪着孩子们到那个放有玩具的房间里,说要给他们做画画测试,并且告诉孩子们,想玩房间里的任何玩具都可以。结果当然是所有人都玩了那个机器人。
但研究人员的实验并未结束,他另选了同样数量和年级的男孩,也是拿了那个玩具,但是这次他在离开房间前只对他们说“别玩机器人,那是不对的”。
六周过后,同样的测试下来,只有33%的孩子会去玩机器人。
对于第一组的结果来说答案很显然,孩子们知道研究人员不能回来惩罚他们,既然这种“受罚的可能性”不复存在,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敢去玩玩具了。
对另一组的孩子来说,大多数孩子不去玩机器人的原因来自他们内心,而非外部。因为研究人员并未对孩子进行任何威胁。
这个实验有两个结论:
1、威胁能够起到短暂的控制作用,至少能让人在短期内服从;
2、只有真正从人内心处下手改变,才会造成长期的心理认同。
02
无压力状态才会从内心担责
比如众所周知的集赞抽奖活动。一些人会很热衷去做这件事,除了这些人本身对奖品有一定渴望之外,一个更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件事没任何人在施压”。
这方面可以利用在孩子教育上。
如果你告诉你的孩子“说谎是不对的,要是被我发现,我就揍你”,也许看起来很管控,也确实是在短时间内起到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呢?等孩子去学校上学,他会不会认为即使撒了谎,你也不知道呢?
威胁是没法实现说服孩子的长远目标,也没法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为:因为说谎是错的,所以我才不做。
当然,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孩子性格,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可能光是请求就够了:“宝贝,说谎不好,所以我希望你别说谎”。
另一些孩子,可能要加上稍微强烈的理由:“......要是你说谎,我会对你失望的”。
总之,可察觉外部的压力越小,效果就会越好。对家长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理由不容易,需要不断磨合尝试
但这番努力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决定了孩子是短期顺从,还是做出长久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