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一本简史啊,尽管篇幅不是很长,所引用的史料也不是很多,但还是值得一看,尽管,我只是读了其中一部分,并没有完全看完。
由于对文科的贼心不死,再加之本科期间在自我教育方面的某种自觉,我倒是读了一些确实与考试无关的书,不过限于心智方面的青涩和不成熟,很多书目只是囫囵吞枣般的过了一遍,并没有留下太多精确的痕迹,现在想想,阅读的功用可能并不限于知识量的增长,给人带来思想层面的冲击也算是一种吧,当时只是觉得自己知之甚少,越读越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因而也对人类智慧的丰富矿藏产生了极大的敬畏之心。
那个时候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多去读一些东西,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所读的东西我并不能理解,甚至是根本不懂作者在说些什么,但这并不影响那种震撼和冲击的一次次洗刷。
平心而论,那个时候我看的西方的东西比较多一些,一来觉得自己之前从来没接触过,有因好奇而产生的新鲜感在里头,二来那个时候还是有种文化上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总是这样的规规矩矩,特别想瞧瞧另外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是什么样一种状态。《理想国》、《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史》《追风筝的人》……一系列的东西我就试着过了一遍。现在回想具体内容的话,感到异常的模糊,不过,总体上,我被那些东西逼迫的喜欢胡思乱想了,并且真的是闷闷不乐的时间越来越多了,竟然也会思考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等等这样的问题。
然后,我来谈谈这样单方面选择国外,而不去精确了解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弊端吧,思想方面虽然有了较强的叛逆感,也就是沦为了近似于怀疑主义那样的状态。不过在审视自己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在知识结构方面是没有根的,因为由于文言文的艰涩和那种表达含义的模糊和朦胧,我其实是主动逃避的,就像远去他乡的游子,我知道我总有一天还是要追溯回来的,只是归期在何处我却不得而知。
追根溯源在文化上也是必须和迟早要做的事情,我得强迫自己放弃那些畏难的情绪,再次心平气和的去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先贤们又思考过什么。
而冯友兰的这本著作,与其说是关于中国的哲学简史,倒不如理解为是他自己的追根溯源以及这种追溯下的理解和感悟。
关于过去和未来,关于思想和文化,现在的我还需要弥补太多的功课,比如我们的哲学和西方的哲学为何差别如此之大,以前我可能会觉得这是差距,现在我倒觉得这还可能真的只是差别。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境遇不同,竟然能衍生出如此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种是精确的,一种是朦胧的,不过,他们都有着关于超道德方面的理解和阐释。
民族的希望在于未来,而不会失之于现在。如果,我们还能继续保持开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