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9点40分正在浏览工作室小伙伴两个家校合作市级课题申请,突然接到董事长通知,按上级要求,29日全校进行地毯式实地大家访,要求我发挥“救火队”大队长优势,立马行动,落实到位。案头上备忘录里记录的教育装备提升年实施方案还没起草完,学校“二五”规划还躺在山沟沟里。救人要紧,我立马按下手头上所有活的暂停键,拟写大家访方案、设计并印制调查表、明确层层落实流程、向级部发放详细操作通知,紧锣密鼓地张罗到11点40分。联系春春同志,告知分配班级任务,作为语文老师,我也领了一份家访清单,从巢湖路汽车八队门面菜摊抓两个蔬菜,然后,心情复杂地冒雨步行回家。
今天上午,冷雨阴风,打着伞乱衩到学校,办公室胡乱地吃一口,拿出家访清单,查看路线,准备好调查表,电话联系家长,9点半准时驱车出发。毕竟疫情没有结束,小区外来车辆一律不得入内,马路边临时停靠的车辆已贴上罚单,天生胆子小,绕了半个小时(内心堵塞、血压升高)。还好,遇到个某单位面善的保安,车停进去(感激涕零),冒雨出来,内心五味杂陈,到学生小区已经10点10分。
遇到一老同事,寒暄问暖之际,家长听到谈话声已来到门口,开单元门进去,噔噔噔,小男孩已从楼上活蹦乱跳地跑下来,眼睛炯炯有神,微笑着喊“老师好”。“咦,你怎么知道我来了?”“听到您讲话声音了。”“走,我带您上去。”
青春的孩子总是这么阳光灿烂、惹人疼爱。跟随孩子走进租住在3楼两室一厅的简陋的毛坯房,查看了孩子学习环境,向家长了解关于疫情期间孩子在线学习所得、困惑与遇到的问题。调查表填写完毕,我叫家长忙自己的事去,我想跟孩子单独聊一聊。
孩子是学音乐的,有天生的艺术气质,在校上课期间开朗积极,深得老师喜欢。我和他聊到了文化课学习的困惑,沉迷音乐的忘我境界,聊到了艺术高考,聊到了越过龙门后开启自己音乐艺术人生之门时的怦然心动。我也谈到了我自己曾经想走美术之路的梦想因交不起学费半途而废的痛苦历程,谈到了我自修管乐的经历。一致认为,音乐是触及灵魂的存在,它赐人幸福、给人忧伤、催人奋进、让人彷徨,一曲音乐就是一段人生。
疫情期间孩子在线进行专业课学习,专业课老师在线演奏,让孩子们识谱辨音。当我问及,在家没有钢琴你怎么进行专业课练习时,孩子把头发轻轻一甩说:“我有吉他。”“拿出来我看看!”,我说。年少时,我是多么羡慕班里的音乐人课外活动斜依在农兴中学的小河边,拿把吉他,弹着忧伤的曲子,眼光迷离地唱着忧伤的歌曲。那时候,能够学艺术的家里多多少少都有点钱,我只有呆呆地看看,傻傻滴想想。
“老师,我给你弹一首吧!”
“好,你弹,我听。”我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轻轻调弦试音后,孩子给我弹了《River》和《Sun flower》,“爱河”、“太阳花”,很应景的曲子,虽然孩子手法还不太纯熟,但简陋的居室,悠扬的吉他声已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完全沉浸在音乐的境界中,内心所有复杂的情绪荡然无存。
一首曲子,驱散了我的所有忧伤。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渡学生的同时也是在渡自己。所以,要安静,要聆听……
(2020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