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果断权衡利益得失?

  我们经常在新闻里听到“宏观经济怎样怎样”、“货币政策怎样怎样”、“房价高了”等等,这些经济学概念看上去就很高冷,不易接近,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本书叫做《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没有那么多数学公式,通俗易懂的科普书。这篇文章主要摘取了三个重点内容:价格的形成、宏观经济政策及政府的干预行为。

一、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是怎么来的?

  我们常听人抱怨说,什么东西定价太高了。其实,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大部分商家没有定价权,所以有定价权的公司有极大的利润和潜力。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供给和需求。

  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价格就会下跌;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价格就会上升。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会有价格太高或太低的错觉呢?因为我们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混在一起用了。很多人觉得一个东西的使用价值越高,它的交换价值也越高,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如水,使用价值很高,交换价值很低,一公斤水几块钱。用一些非市场的力量,把价格定在高位或低位,是容易出问题的,因为忽略了市场的其他参与者。

  如果让其他国家的企业参与到本国的市场,商品到价格可能还会变低。跨国贸易会让每个国家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开放之后生产成本变低了,消费者面对的价格也会变低。即使每个国家都可以自给自足,贸易也可以让每个国家的生产规模变大,这也是发达国家要参与到全球贸易中的原因。

二、宏观经济是怎么控制货币的流动的?

  新闻中的,财政政策说的是政府怎么收税、怎么花钱,货币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的政策,主要通过银行系统来控制。财政政策一般说的是政府要干什么,而货币政策是说央行要干什么。

  财政政策有两种,分别是自发性的财政政策和权衡性的财政政策。自发性的财政政策就像预设的程序,优点是反应快、随时调控。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是临时的决策,反应速度慢,有时还会遮盖根本问题。

  银行可以通过不断放贷来增加货币供应,但这个循环不是无限制的。因为每次存进来的钱,都会被银行扣押一部分,不允许再借出去,这比钱叫做“存款准备金”。通过银行系统来调配货币的供应,可以增加或减少存款准备金。除此之外,央行还有别的方法来控制货币供应,比如买卖债券。央行可以让银行没钱可用,但不能强制银行花钱。

三、如何让政府的干预行为有激励的效果

  政府干预市场或发布某些政策,都是有一些目的的,希望大家按这些要求去做。但要怎么激励呢?大部分人都一样,希望自己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政府要做的事就是设计出一套游戏规则,让大家的自利行为能符合政府的目的。

  在环境保护方面,允许污染排放额度在市场上买卖,就可以激励企业减少排放。还有,可以通过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来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可以让周围的居民更热心保护野生动物。

  我们总听到环保难,就是因为我们的环境没有被市场考虑进去。假如没有法律规定,大家都会随便排放、破坏,因为环境不是大家个人的成本,所以不在乎。而一旦我们把环境保护变成市场参与者的成本或受益,那这些参与者也会按照市场的规则去想办法减少成本或增加收益。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经济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通过经济学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每件事,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会发现很多小事都暗藏乾坤,当你一层一层的剥开它的外壳,会发现这个世界真奇妙。早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逻辑结构清晰,简单易懂,深入浅出,是个不错的扫盲书,值得阅读,适合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读。 祖国为什么坚持走市...
    梁慕晨阅读 491评论 1 0
  • 2017.7.24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人類出現之初,社會生產水平極其底下,因...
    微与之期阅读 1,774评论 0 9
  • 文本1文本2视频 — 世界最大宏观对冲基金创始人如何描述经济运行 这是一篇近15000字的长篇文章,需要时间和耐心...
    wumingkeqi阅读 1,750评论 0 10
  • 谈到纯音乐,相信大伙都不陌生。 确实,纯音乐能够给人一种静谧感,没有歌词完全以优美纯粹的音符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by梵高先生阅读 180,165评论 207 930
  • 早 坚持最长的一件事是上半年背了100天的单词,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之所以没成功是因为自己不想太拼命,如果…… 现在才...
    大guan锹阅读 2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