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最美初心,开启“美”好“篇”章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想用指尖敲击出一些感悟,缘起于“美篇”创始人汤祺这次致“美友”的一封信。一开始觉得应该是商业炒作,赚取噱头之类,后面看了内容,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就查了一下汤祺的“老底”:典型的技术宅男,又充满着浓浓的孝悌忠信,因为不忘“父爱”这份初心,故而成就今日“美篇”之大业。虽然我也是理工科出身,但我读的是军校,毕业之后分配到南疆某野战部队,走南闯北,十年绿色军旅生涯,和家人聚少离多,特别是16年演习期间父亲的突然离世成了我深深的痛楚。时间过去将近三年,我已脱下军装一年多,成了地方公职人员,但对父亲的牵挂与日俱增,父亲在世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和他多有争端,没有当着他的面表达过任何感恩的话语,甚至还有一丝“恨”意。如今,我想把这份亲情和牵挂融进文字,像汤祺那样,千千万万热爱着自己父母但不善于言辞的儿女们,用自己的方式珍惜眼前人,珍惜我们曾经的不舍与泪水,为父爱代言。
我和父亲,应该来说性格冲突比较“多”,从高中开始,青春虽然没有十年,但是青春期的叛逆在我身上却持续了十多年。
part 1
在我的老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部小县 城,我高中入学时分到了所谓的“尖子班”,意味着只要我不是特别“混”,上重点大学的希望还是很大。可我偏是个爱较劲儿的主,这种较劲儿不是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和老师抬杠上,对于不喜欢的课程一律不听,不是看报纸就是睡觉,老师苦口婆心的谈了几次话,最后无奈放弃治疗,幸好当时理科成绩还不错,成绩在班级也算中等偏上,谈不上优秀。到了高二下学期末,突发奇想想去普通班体验一下不同的氛围,遭致班主任和父亲的强烈反对,我和父亲也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后还是去了普通班,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从他的神态可以看得出他不是很高兴,但为了不影响我的心情,他在承担家庭重担的同时默默的把家人的不解和委屈也吞咽进了肚子。
part 2
高考正常发挥,加上少数民族地区加分,比重点线超出30分左右,虽然不是学霸级别,但父亲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笑的最开心的就是父亲。因为在我们村已经很久没出过重点大学生,至少在父亲就职的长途汽车队他也可以不再用仰视的眼光去听某某吹嘘着自家的孩子如何厉害,读什么大学……然后志愿录取结果很意外,我被提前批录取进了北方的一所军校,我很忐忑,但是小县城必备的升学酒还是不可或缺的,父亲那个暑假的微笑是我上学以来最多的,也是我们父子关系最和谐的一段快乐时光……
part 3
进入军校,就是快节奏的生活和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入学第六天,我就申请退学,父亲心急如焚的连夜借车行驶一千多公里来到我的学校,本来我是铁了心要退学,心想着自己不是吃不了训练的苦,而是想去普通大学走科研的路,然而当父亲出现的一刹那,我就释然了,放弃了所有一切的设想。母亲说,父亲从接到连队通知的时候就彻夜难眠,一个四十多岁的大男人,一个一直以来以严厉著称的父亲,生活未曾将他打败,却被自己的儿子弄的手足无措,看着父亲鬓角因为日夜操劳跑长途车的白发,我收回了退学申请,开启军校模式(虽然有些人会说以父之名裹挟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权,但是如果回到当初我还是会选择留下,听父亲的话,因为只有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孩子才能理解中国农民最朴素的感情表达方式,不能仅仅用“自由”这个词来衡量一切,因为你还有“责任”)
part 4
军校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西南边疆某野战部队,每天训练很辛苦,生活异常的单调枯燥,得知二次分配要进入某山谷,意味着在那个地方将奉献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十年、二十年……相处多年的女友提出分手,我们只能在夜深人静之余躲在旱厕偷偷哭泣,抽一根烟冷静一下,第二天继续开启满负荷的训练模式(不是矫情,请原谅我们的脆弱,不身处其中是很难体会其中的艰辛,没有人一开始就是超人,毕竟大家本质上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呀)。
在某山谷那几年,没有了军校时期的寒暑假,和父亲更多的是电话联系,无论他心情怎样每次都是以他特有的笑声和我通话,鼓励我坚持住,同时也问问我生活怎么样,有没有相亲对象,需不需要老家土特产?他的好意都被我一一拒绝,我不想给他增加任何麻烦,当我和他谈到我想早点离开部队时,即使当时的政策并不允许,他也会说不要讲这些,好好干,然后迅速挂断电话……
就这样,到了2016年8月的某一天晚上,我们在去内蒙古演习的机动路程中,他突然打来电话说今天喝了点酒想和我说说心里话,我和他说了几句,就说在执行任务,他也就默默的挂断了电话,直到第二天一大早,手机嘟嘟嘟响起数十个未接来电,我接过电话,电话那头说父亲在车辆维修中因为维修人员操作失误不幸去世,我整个人顿时就麻木了。征得领导的批准,我穿着满身尘土的迷彩服转车去北京机场,买了最第二天最早的班机。
凌晨,我在北京机场找了一个角落坐在地上,一晚上,眼泪就默默的掉下来,也不管旁人怎么看……这就是我和父亲最后的告别,来的这么匆忙,从此我没有了双亲,只有单亲,他将只能活在我的记忆中,以后无论我贫穷富有,我连报答他的机会也将不在拥有……
如今,脱下军装一年有余,哥哥的孩子逐渐长大,我也将步入而立之年,虽然父亲离开了三年,但我时时刻刻感觉他就在身边,就像某个作者所说一个人成长最大的时机一是结婚的时候,而是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想,在父亲的影响下哥哥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而我也将把“父亲”给我的这份初心坚持下去,面对生活的幸与不幸,开启人生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