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叫欧维的59岁男人,脾气古怪,和新的时代新的生活习惯,都那么的格格不入。
他每天一大早,自发在社区四处巡视,搬动没停进格线的脚踏车,检查垃圾是否按规定分类,抱怨谁家的草坪还不修剪,诅咒那只掉了毛的流浪猫,他似乎永远在没完没了的“找茬”。
他仿佛浑身带刺,事情一旦触及到他那坚不可摧的常规和原则,他便脏话连篇,戾气冲天,随时会发飙爆棚,背地里他被人称作“地狱来的恶邻”。
他的言语、为人、处事方式,都那么粗暴,让人难受。但我对他,好像讨厌不起来,我只感觉到了又浓且密的涟漪般向我漾来的悲伤与怜悯。
欧维,绝不仅仅是这样一个人。
他之所以全力与这个不合情理的世界对抗,必定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16岁,父母双亡,欧维开始了孤苦无依一切靠自己的独立生活。欧维早早的失去了父母,但他从父母身上,学得了价值连城的财富:善良、正直、勤恳,不背后说人闲话。
他像父亲一样,认真工作,乐于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他几乎不说话,他不善于表达,用沉默应对这个纷繁变化的社会,冷清寂寞带着淡淡的灰暗的哀愁,日复一日的在火车车厢里做着单调乏味的打扫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火车站,他遇到了美丽的,喜欢爽朗大笑爱说话的索雅。
有人的一辈子,是想拥有全世界,而欧维的一辈子,有了索雅,就有了全世界。
喜欢看书,冰雪聪明的索雅,一眼就认定了欧维,他唐突的坐到自己身边,惴惴不安,老实木讷,以至于自己一下就识破了他那稚嫩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谎言。她眼中的欧维从来都不阴沉、不尖锐,也不刻薄,欧维的世界是充满正义感、高尚的道德感,勤劳,勇敢,坚持是非黑白,对错分明的世界。
欧维知道该走哪条路,知道该在哪儿拧上螺丝,他是靠行动而不是靠嘴说的人,成年以后他就把把自力更生,不需要依靠别人,视为理所应当。
越来越多的人,把啃父母当做理所当然,不劳而获,好高骛远渐渐成了风气的社会,欧维这样的人,显得格外的难能可贵。
与整个社会风气对抗,欧维的路,显得异常艰难,不被理解。
索雅的出现,拨开了欧维世界里的乌云和阴霾,从此有了明媚的阳光,沁人的花香,有了规律,有了暖意和香甜,有了温馨的小家,他告别了火车清扫工作,勇敢拾起自己的最爱和梦想:“盖房子”!
索雅怀孕了,他摸着妻子隆起起的肚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孩子的跳动。
这是欧维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命中注定,最糟糕的厄运紧随其后。
旅行途中,大巴司机酒驾,车祸,痛失了还未曾谋面的孩子,索雅失去了双腿,那是一场不幸又悲惨的意外。
有些悲伤,两个人一起面对,悲伤淡了,轻了,浅了,最后也就慢慢散了。
乐观的索雅,和欧维一起,度过了他们最为艰难的悲伤。
欧维改造了厨房,索雅坐着轮椅也能轻松下厨。他们的世界,慢慢的又洋溢着阳光和雨露。
欧维每天接送索雅去特殊学校,那里,有很多几乎快要被父母和社会放弃了的自闭,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她耐心充满爱心的教孩子们学会读莎士比亚,因为索雅老师,一个又一个孩子,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与社会融合接轨的生活能力,她得到了很多很多孩子们的爱。
索雅最后还是因癌症先他而去,孩子们失去了好老师,欧维失去了整个世界!两个人之后的一个人,窒息、凄惨,他被痛苦密不透分的席卷着,他一句话也不想再说了,生无可恋,他想追随索雅而去,他想自杀。
直到一个十一月的早晨,当一对话痨夫妇和他们的两个话痨女儿搬到隔壁,不小心撞坏了他的邮筒……
故事奇迹般的有了转折,欧维的人生,又变得有些不同了。
不管欧维裹上多厚的盔甲,他始终是难得的被不幸和幸运围拥着前行的老好人,他的正直善良简单沉默,像自带光芒,吸引了身边一个又一个善良的人,他们让他忙了起来,让他感觉到“被需要”,忙得他没空去死。
他想都不用想,条件发射般的跳下站台去救因意外昏厥跌入铁轨的陌生人;他给怀着孕的邻居当免费司机,还免费教她开车;他帮助妻子活着时的好闺蜜修理暖气,帮助社区居民修理房屋,帮助索雅曾经的学生阿德里安修理自行车;他收留流浪猫,收留被因为“出柜”被爸爸赶出家门的米尔莎德;他和大家一起阻止了社保部门的人蛮不讲理的想要带走患有萨尔茨海默症的鲁尼;他和同样喜欢盖房子的七岁小姑娘,成了莫逆之交,最后小姑娘非得认他当外公,他有了两个外甥女一个外甥,他有了女儿和女婿……
欧维忙起来了,活过来了,可真为他感到高兴,索雅泉下有知,该多欣慰呀,要还是从前的欧维,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独居,她得多为他忧心啊。
人离开了社会亲朋好友邻里寡言独居,孤独寂寞,百无聊赖,慢慢的总会失去自我,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意志。一旦和周围的人建立了亲密关系,爱的阀门被打开,就像打开了充满希望的魔盒,理解包容关爱,温暖幸福甜蜜,所有能想象的美好,不约而至。
就算有人假装它根本不存在,就算有人害怕它,“死亡”,这个人类最后必定的归途,还是会在某一个前方不请自来。
欧维每一次的自杀,都被某名其妙的各种“事”,耽误了,阻挡了。很庆幸,每一次欧维的“没死成”,在尝得了人世间所有的情意和爱意,生命圆满又幸福的多年后的某一天,欧维留下遗书,沉沉睡去,安然而逝。
两天读完《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是一本被认为是“读完之后,你会哭,会笑,会想搬到北欧去”的小说。作者是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瑞典著名80后博主、专栏作家。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刻决定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是你不了解那个故事,就不了解那个人。
不管社会怎样变化,怎样激烈碰撞,不管身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有些东西是共通的,一定不会消失的,比如善良、正直、关爱、互助,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羁绊。
这世上,有无数像欧维一样的人,他们的生命是孤独寂寞遗憾的。欧维是不幸又是幸运的,遇到索雅,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光和亮,爱和温暖,正直、简单,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勤勤恳恳工作,一丝不苟遵循原则,温暖别人,帮助别人,照亮抚慰人心。
每一个像欧维这样的沉默的好心人,都需要一个像索雅这样善解人意,温柔善良的人,助力支撑着他们前行,活着!
愿世上的欧维们,都乐观些善于表达些,愿世上有很多很多索雅,善良明朗爱说爱笑,用爱和行动,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正如不能随意对不了解的人和事下判断,没读完一本书之前,最好不要对人物形象指手画脚太多,特别是作者设了“局”,有意而为之时。昨天的欧维,和今天的欧维,在我心中,已然是一个人的两个很不同的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看人要看内里,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我们极大的耐心和爱心。
一本书下来,我哭了,笑了,气了,揪心了,暖心了,我想跟着欧维一起咆哮,又一起沉默,我虽然不能搬去北欧,我就算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也很愿意做一个多少闪着点光,照亮他人,温暖人心,能帮助到别人的小人物。
能做那样暖人心的小人物,这辈子,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