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聪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文章标题是《趣味漫画-一张图看懂营销理论的前世今生!》,作者是李倩说品牌,发布在品牌几何米仓。下面就说说几点自己的读后感想。
01
总体来说,这是非常厉害的一篇文章,系统梳理了营销理论的历史,每个理论解释都非常简单精辟,图形表达清晰明了,毫不夸张的说,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一遍通读营销史!
有了这篇文章可以把自己读到的营销理论慢慢对应上去,顺着这个脉络,把几大派系的营销理论一一进行对应,慢慢找到各自理论的位置。就像是盲人摸象,慢慢的对整个营销理论有了全局观,而不是只知其一,沉浸其一。
批判也有了切入口。比如,在邓德隆老师《2小时品牌素养》中,我汲取了对麦肯锡错误品牌观之批判的营养。
定位理论的经典著作属文中的5和7,而6的IMC可独立出来,也可认为涵盖在定位经典内(个人理解层面,不是否认IMC的价值)。
蓝海战略单独串联到营销发展史内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单薄,但蓝海战略的分析框架所引领的价值创新未尝不是品类创新未到达前的一种好方法。文中西南航空、葡萄酒的案例都是非常好的例子。这促使我去重新看《蓝海战略》一书,并对蓝海战略重新思考。
商业模式就是你企业或公司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盈利和赚钱的。构成赚钱的这些服务和产品的整个体系称之为商业模式。蓝海战略是商业模式的一种新的形式。
蓝海战略认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
叶茂中的《冲突》虽然不能作为一个营销理论发展史上的单个节点,但从消费者层面的分析以及指导产品创新还是有一定深度的。里面提到的一种创新的思考方法,横向创新。
杨石头的新打法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6大象限36关键点的立体营销,这对全面了解营销、提升营销素养有很好的帮助。
华与华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企业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企业战略到产品规划及创新,可谓中国营销界一支实战派独秀。
还有通过聚焦营销经典,我找到了《成为独角兽》,这是对品类战略的深入与发展。
因为当我们接触到一个系统的营销理论时,往往很容易忽略该理论的适用条件,于是一头扎下去,成为该理论的忠实信徒。这是非常危险的!学习任何理论,一方面,既要深入思考。扎实的掌握理论的本质、适用方法,与当下工作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要能够跳出理论本身,能够清晰的明白该理论的适用边界,最好可以有一定的批判力。
总之,本文很棒,推荐对营销感兴趣的朋友阅读!也欢迎一起交流。
下一步,我想做的是,针对同一个营销问题,不同的理论会如何思考,以及得到怎样的结论,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些都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