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称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互联网知识社会可能还太放肆,但我们不应该去拥抱这个新兴的跨界产业吗?本书给出了一些前沿思考。作者方军面对互联网知识经济迅猛崛起时,能在热闹背后看门道的思考,为读者梳理思想理念和方法工具,赢得了许多互联网知识经济界的大佬的广泛好评与一致推荐。知乎创始人周源这样说道“把知识变成商品,这是一条很长的赛道,知乎在知识市场实践的路上,每天都要面临许多未知的问题,方军的新书激发了我阅读的乐趣,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同样,也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更多读者思想上的碰撞。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助推着我们更新自己的知识,重新认识知识的作用,知识的价值。有时会不禁发问看很多书的人就很有知识吗?了解很多信息的人就很有知识吗?我们想说,这一次,我们不要用知识填充人的大脑,而是要用知识来协助人,让人可以发挥自己潜在的创意能量。
1.对于知识消费者如何求知,我们的建议是:只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抵抗住知识快速更新迭代的浪潮。当我们说个人知识体系时,我们说的并不是通用意义上的人类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近似于个人思维模式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知世界和采取行动的。只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不疲于奔命的低效学习,而是留住宝贵的时间精力用于挖掘自己的创意潜能。
2.互联网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的特质是:互联网成为知识的创造,生产,传递,消费,和使用的场所。现在互联网解决的是知识传递的问题,我们看到了媒体,内容和教育的融合。未来,互联网将深入知识的创造,消费和使用过程。
3.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社区/社群,新媒体和工具。互联网知识经济的主要业务形态是卖广告的媒体业务,卖内容的内容业务,卖课程的教育业务。未来,知识可能成为售卖商品与服务的入口,成为内容入口之后的新入口。
4.用知识产品矩阵来定位和分析,主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产品的交互方式是什么样的?二是:产品的目标是收入还是用户?
5.平台的四个角色。产品化:把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格式化:创造新格式或将新格式发扬光大。工具化:将知识转化为工具。商业化:创造价值,分配价值,获取价值。
6.知识商业画布是协助回答“我的业务逻辑是什么”的工具,它包括七个部分:平台/产品,知识生产者,知识消费者,资源方,商业化产品,生产型社群,消费型社群。
7.不论是知识的创造还是知识的产业化,都是很难规模化的,它更多需要的是匠人精神,以极客,匠人,手艺人的方式创造知识,设计知识产品,服务知识消费者。
8.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关键是找到智慧的支柱,这里设定人可能有七个智慧或知识支柱。最重要的三个是:大学及以上教育,个人兴趣领域和当前职业领域。可能还有两个我们归为其他领域,而部分可能已经失效。另外,我们还可设定两个待学习领域。
本书中还有很多知识点,期待更多人的总结与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