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无杂草,认识的都是宝。
在大热天,很多人不注意饮食,吃冷饮,喝凉水,吃凉饭,导致肠胃疼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病症作怪。
有经验的人,就会去野外采挖一种植物。回来把它的根茎去除杂质,清洗干净,上锅煎水服用。
喝几次,很快缓解病症,这种根就是肠胃炎的救星。
跌打损伤,皮肤肿痛,可用它煎水服用,也可煎水熏洗,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很快好转。因此,它被称为"散血丹"
你知道它是哪种神奇的植物吗?
它就是中草药朱砂根,有地方也叫它大罗伞、平地木、叶下红等名字,为紫金牛科多年生四季常青的小灌木。
它分布在我国的湖北、西藏、海南、台湾等地区。生长在海拔500~2000米的树林下、灌木丛里等地方。喜欢温暖、蔽阴、湿润的地方。
它高1~2米,最高可达3米,茎粗壮,无毛,没有分枝。
叶子革质,呈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末端尖,基部楔形。长7~15公分左右,宽2~4公分左右,叶柄长一公分。
顶生伞状花序,花梗和萼片都是绿色。花落结出鲜红色的球形果实。
它的根系发达,呈圆柱形,略微弯曲,表面灰棕色或者棕褐色,皮容易脱落,质地坚硬脆,容易折断,断面呈白色、粉红色,外侧有紫红色的斑斑点点,被称为"朱砂点"。
它花期5~6月份,果期10~12月份,一般秋、冬两季采挖,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晒干备用。
它根部入药,味辛、微苦,性平,归入肺经、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加速血液循环等功效。
主要对肠胃炎、腹痛、跌打损伤、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等病症进行治疗。
它可单用,也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在民间多偏方,把它煎水服用,可治疗咽喉肿痛、肠胃炎、跌打损伤、关节疼痛、毒蛇咬伤等病症。
把它与盐肤木叶、乌柏叶一起捣烂成泥,敷在伤处,可治毒蛇咬伤,也可熏洗受伤部位。
《本草纲目》记载:朱砂根,生深山中,今惟太和山人采之。苗高尺许,叶似冬青叶,背甚赤,夏月长茂,根大如箸,赤色,此与百两金仿佛。
《中国药典》记载: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中药大辞典》记载:主治咽喉肿痛,风湿热痹,黄疸,痢疾,跌打损伤,乳腺炎,睾丸炎。果可食,亦可榨油,出油率20-25%,油可供制肥皂,亦为观赏植物。
它含有挥发油、酚类、叶绿素、有机酸、三萜类、三萜皂苷、鞣质、强心甙、氨基酸、黄酮类、糖类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菌消炎、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镇痛、止咳等作用。
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清洗干净切段,直接煎水,用量一般3~9克。
可研末成粉,捣碎使用。煎水后,也可用来熏洗,加入醋、酒调敷也可。
注意,朱砂根虽然很好,但是,因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
首先,它不可过量和长期使用。
孕妇和哺乳期女人,禁用。
脾胃虚寒者,禁用。
肝肾功能不好者,禁用。
体质虚弱者,禁用。
阴虚发热者,禁用。
使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中草药配伍使用有禁忌,为了安全起见,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