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春天天气暖和,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幼儿们喜欢参加春游活动,喜欢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特别喜欢听青蛙、春雨的声音,喜欢看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圆圆的春天》这篇散文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又切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及认知能力的。《圆圆的春天》这篇散文体现了文学艺术美,语言简练,篇幅短小,适合大班幼儿欣赏阅读。
2、目标定位
(1)、体验春天的美,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散文中的优美词句: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等。
3、重点: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
4、难点:拟人句子是幼儿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我把它们制定为本教材学习的难点。
5、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春天的动植物,如:听过青蛙的叫声,看过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小鱼等。
(2)、一幅春天的背景图、油画棒和配乐录音。
二、说学法
1、游戏法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这是《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日常活动中采用了“蜻蜓点水”的游戏引题,激起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
2、观察、提问法
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教师准备的挂图,设置提问:在圆圆的春天这幅图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圆圆的春天这幅图中,还有哪些景物是圆圆的?
3、讨论法
我和幼儿讨论:“蜻蜓会用什么方法把动听的声音留下来播给我们听呢?”帮助幼儿理解蜻蜓给春天灌唱片的意思,在讨论:“为什么说春天是圆圆的春天?”突破难点,使散文显得浅显易懂,有助于幼儿学习。
4、表演法
运用表演法使散文中“小蜻蜓,尾巴尖,弯弯尾巴点点水”,“青蛙唱呱呱”、“雨点敲叮咚”,“活泼可爱的鱼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等生动形象再现在幼儿面前,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形象,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散文内容。
三、说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智慧的火花。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部分,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活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幼儿模仿蜻蜓点水的动作,体验点水时水波打转转的乐趣,为下面学习散文奠定基础。
2、通过观察、提问的方式,解决散文诗的重点
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感知、了解春天的景色,领略圆圆春天的美丽、祥和、圆满。
3、欣赏散文,理解散文意境
(1)、第一遍边看边听,采用视听结合,让幼儿边看教师作画边听教师有表情的朗读,使幼儿对散文有完整的印象。
(2)、第二遍配乐朗读,为使幼儿们对散文优美的意境有更深刻的体会,我在第二遍朗读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在音乐的烘托下,给幼儿创设了体验散文优美意境的良好氛围,使散文在幼儿的脑中再次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3)、创景表演,在欣赏的基础上,我让幼儿亲身参与,一同体验散文的意境。一同体验散文中的角色、语言和动作,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4、突破重、难点:
在这篇散文中,“蜻蜓给圆圆的春天灌唱片”是幼儿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让幼儿展开讨论:
(1)、要想把好听的音乐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
(2)、蜻蜓会用什么办法把这动听的声音留下转播个春天灌唱片,灌呀灌,灌好了;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远远的春天。
(3)、我又给幼儿展示“唱片”让幼儿对灌唱片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
(4)、讨论为什么春天是圆圆的?(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圆满。)
5、展开想象,拓展视野
为了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设计了一个想像活动。让幼儿讨论:你还知道春天中还有哪些景物是圆圆的?这个问题激发幼儿想像,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圆圆的太阳”、“圆圆的地球”、“圆圆的脑袋”等,把幼儿的思维引向更广的空间。
6、创意画
为了给幼儿提供表现丰富的想象力的机会,我设计合作绘画,指导幼儿边想边画,把独特的想象绘一幅《圆圆的春天》。让幼儿在作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及合作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出春天里还有哪些景物?哪些是圆圆的?把它画下来,到幼儿园来续编散文《圆圆的春天》。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春天天气暖和,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幼儿们喜欢参加春游活动,喜欢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特别喜欢听青蛙、春雨的声音,喜欢看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圆圆的春天》这篇散文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又切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及认知能力的。《圆圆的春天》这篇散文体现了文学艺术美,语言简练,篇幅短小,适合大班幼儿欣赏阅读。
2、目标定位
(1)、体验春天的美,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散文中的优美词句: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等。
3、重点: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
4、难点:拟人句子是幼儿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我把它们制定为本教材学习的难点。
5、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春天的动植物,如:听过青蛙的叫声,看过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小鱼等。
(2)、一幅春天的背景图、油画棒和配乐录音。
二、说学法
1、游戏法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这是《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日常活动中采用了“蜻蜓点水”的游戏引题,激起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
2、观察、提问法
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教师准备的挂图,设置提问:在圆圆的春天这幅图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圆圆的春天这幅图中,还有哪些景物是圆圆的?
3、讨论法
我和幼儿讨论:“蜻蜓会用什么方法把动听的声音留下来播给我们听呢?”帮助幼儿理解蜻蜓给春天灌唱片的意思,在讨论:“为什么说春天是圆圆的春天?”突破难点,使散文显得浅显易懂,有助于幼儿学习。
4、表演法
运用表演法使散文中“小蜻蜓,尾巴尖,弯弯尾巴点点水”,“青蛙唱呱呱”、“雨点敲叮咚”,“活泼可爱的鱼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等生动形象再现在幼儿面前,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形象,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散文内容。
三、说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智慧的火花。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部分,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活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幼儿模仿蜻蜓点水的动作,体验点水时水波打转转的乐趣,为下面学习散文奠定基础。
2、通过观察、提问的方式,解决散文诗的重点
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感知、了解春天的景色,领略圆圆春天的美丽、祥和、圆满。
3、欣赏散文,理解散文意境
(1)、第一遍边看边听,采用视听结合,让幼儿边看教师作画边听教师有表情的朗读,使幼儿对散文有完整的印象。
(2)、第二遍配乐朗读,为使幼儿们对散文优美的意境有更深刻的体会,我在第二遍朗读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在音乐的烘托下,给幼儿创设了体验散文优美意境的良好氛围,使散文在幼儿的脑中再次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3)、创景表演,在欣赏的基础上,我让幼儿亲身参与,一同体验散文的意境。一同体验散文中的角色、语言和动作,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4、突破重、难点:
在这篇散文中,“蜻蜓给圆圆的春天灌唱片”是幼儿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让幼儿展开讨论:
(1)、要想把好听的音乐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
(2)、蜻蜓会用什么办法把这动听的声音留下转播个春天灌唱片,灌呀灌,灌好了;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远远的春天。
(3)、我又给幼儿展示“唱片”让幼儿对灌唱片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
(4)、讨论为什么春天是圆圆的?(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圆满。)
5、展开想象,拓展视野
为了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设计了一个想像活动。让幼儿讨论:你还知道春天中还有哪些景物是圆圆的?这个问题激发幼儿想像,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圆圆的太阳”、“圆圆的地球”、“圆圆的脑袋”等,把幼儿的思维引向更广的空间。
6、创意画
为了给幼儿提供表现丰富的想象力的机会,我设计合作绘画,指导幼儿边想边画,把独特的想象绘一幅《圆圆的春天》。让幼儿在作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及合作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出春天里还有哪些景物?哪些是圆圆的?把它画下来,到幼儿园来续编散文《圆圆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