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人生很广,广到你每一分钟都可以做出选择,去扭头转弯,或奋力冲向前方,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只属于你的未来。
但无论你独辟蹊径,或是沿袭前人的步伐,你的想法总归还是独一无二的。
本期想法专题精选以下七篇文章,供各位读者品阅,其中排名不分先后。
一)生活百态:
作者:江厘
作家毛姆在回忆录里所说:
“很多人想得很少。他们接受自己在这世界上的存在;他们是盲目的奴隶,受到艰苦努力的奴役,而这努力是驱动他们这样或那样去满足其自然冲动的主发条,当这种努力退减时,他们也就像烛光一样熄灭了。他们的生活纯粹是本能的。”
【推荐语】
每每谈到死亡,大家都会不自觉地想要转移话题,那是我们本能的逃避。
可不管我们如何逃避,死亡都是我们此生难以逃脱的现实命题。
与其躲躲藏藏,唯唯诺诺,不如坦荡去畅谈,再认真生活吧。
作者:沈未名
不要忘记你当初是怎样一步一步踏着别人的尸体,一路翻山越岭来到这所大学的;不要忘记你一字一句写在日记本上的誓言,不要忘记世界很辽阔,你不应当只留在原地。不论这所大学是不是你眼里的那个优秀,你都不要停下脚步。那些你以为你永远也不会看到的风景,那些你永远也不会有交集的人,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与你一一相逢。
【推荐语】
社会其实真的很现实,现实到大学的等级就预示着你未来前进的基石高低。
可是很多人拼了命地进了大学,却在大学失去了竞争的斗志,结果只能碌碌一生。这一个真相,也许就是在大学瞎忙活的你最迟学习到的道理。
作者:初夏Sarah
在物化的时代,我们需要真正的“心灵鸡汤”,但又不能过分地夸大“鸡汤”的能量。
石头到哪儿也不会发光,你怪“鸡汤”的疗效差,是你太天真,还是“鸡汤”太无能?
【推荐语】
在很多实用主义者心中,“鸡汤”是一种没用的东西。但有时候,没用的只是你,不是鸡汤。
作者:灵思域动
大公司的稳定,似乎成了我们这些人的麻醉剂,麻木着自己早已与外界脱轨的神经。
在新人面前,我们唯一可谈的就是资历。
人在一个环境中待久了,要么会腻,要么会舍不得离开。
一份工作一直干到退休,没有经历过离职再就业,到底是职业生涯的幸还是不幸?没有答案,在乎于自己。
【推荐语】
稳定的工作,是很多人的向往,却也是很多人的厌恶。
但这到底属于人生的幸还是不幸?其实只在于你自己的回答。
二)自我成长:
作者:猫妖叨叨
我最自卑的时候,是刚从国外回来那一年。
我揣着自以为闪闪发光的履历回国求职,本想着很快就能遇到心仪的单位,却没想到,国内就业形势早就跟我预期的差了十万八千里,我屡屡碰壁,一连快半年,都没能遇到自己向往的公司。
也是在那一年,我在这个城市像个隐形人一样,拒绝了所有社交,每天窝在自己的出租屋里,一边刷着招聘信息,一边抑制着自己心中不断上浮的自卑感。
那时候我才知道,其实自卑,并不仅仅会因为家境、背景、经济悬殊而产生,更会因为,在某个阶段,你落后同龄人不止一个节奏,看着别人都向前方拼命奔跑,只有你还留在原地。
【推荐语】
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而因为不完美,所以总在渴望更好,但也于此,容易在进步不明显的时候,让自己陷入自卑。
可是凡事均有两面,自卑也是如此。它可以化作刀,刺伤你自己,也可以化作鞭,激励你前行。
作者:高浩容
有些人跟自己打架,其实他不是在打架,而是在拖延。
就像某些人在抢账单,抢来抢去他们不是为了抢赢,而是在推托,造成一种最后那个人付账,其他人都会觉得遗憾的戏。
有些人跟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打起来,他只是用种种自我矛盾来拖延下决定的时间。
拖延,是一种被动的放弃。
【推荐语】
你有没有试过和别人打架,认真回想,其实那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打架?
如果你醒悟过来,那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打架,你知道你怎么做才会赢吗?
3)格局
作者:徐小晫
每个时代,都有那种大格局的人。这一类人的格局之大,奉献之大,常常不是常人所能。
其实他们不是没有私心,而是在遇到社会丑陋现象时,他们能舍弃自己的利益,动用自己的一切,舍生取义,去维护大家美好的新时代。
这样的人,可敬、可畏。堪称范仲淹笔下的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知乐而乐”高尚人格的人。
【推荐语】
成功的人在介绍自我经验时,总会说:“要做个心怀大格局的人。”
那到底什么是格局?什么又是大格局?你知道吗?
本期编辑:陌空语
小编留言:
欢迎各位读者对想法专题的周刊自傲评论中提出恰当的意见和看法~
更欢迎各位作者向想法专题投出凝聚个人的智慧和想法的文章哦~
下期周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