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输入设备
把声音、图像、文字等外部信息通过物理设备输入到计算机内部转化为计算机信息。eg:键盘,鼠标,麦克风等。
2. 输出设备
把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结果返回给用户。转为外部使用者能够识别的如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
包含以下五类:
- 显示输出:显示器
- 打印输出:打印机
- 绘图输出:显示器
- 影像输出:显示器
- 语音输出:扬声器
3. 中央处理器
在计算机内部处理指令读入,解析,执行等操作的部件,
包含:运算器、控制器两部分
- 运算器
- 主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 运算逻辑部件
- 寄存器部件
- 主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 控制器
- 计算机控制中心,包含:
- 程序计数器:保存下一条即将执行的指令地址。
- 指令寄存器: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机器指令。
- 指令译码器:识别指令,分析指令。
- 时序部件:计算机执行过程中各种定时控制信号,定时控制各种微操作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的顺序执行。
- 微操作控制电路:将执行的指令细化分解到不能再细化分解的命令信号,既微命令。
- 计算机控制中心,包含:
- CPU的性能指标包含 :主频/外频、数据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工作电压、高速缓存、运算速度
4. 存储系统
按规定地址进行写入和读取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包含:内部存储、外部存储
4.1 内部存储
A. 只读存储ROM
特点:信息只能读出,不能更改和写入。
-
分类
- 掩膜式 ROM、可编程 PROM、可擦除 EPROM、电可擦 EEPROM、快擦写 ROM
B. 随机存储器RAM
特点:存放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最终结果,刚开始是空的,随着存取的增加,会变多,可以被清空。
-
分类:
- 静态RAM:成本高、集成低,无需充电即可保证数据完整性。
- 动态RAM。需要定时充电。
C. 高速缓存
- 为了解决处理器与主内存处理速度、处理能力不相符的问题,高速缓存的读写速度大于主内存。
- 处理器读写操作直接用高速缓存来处理。
4.2 外部存储
硬盘是计算机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外部存储设备。
-
硬盘性能指标
- 容量:常见500G,1T。
- 转速:转速越快,硬盘存取速度越快,主流硬盘的转速达到7200rpm以上。
- 缓存:硬盘自带的缓存。
-
硬盘的接口分为
-
IDE
、SATA
、SCSI
和光纤通道
4种, - 现在家用产品中常见的都是
IDE
接口硬盘。
-
5. 总线
总线是在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间实现信息、数据和指令传输的公共通信干线, 按照所传输的信息种类分为以下几种:
- 地址总线:传输地址信号,单向传输。
- 数据总线:传输数据,双向传输。
- 控制总线:CPU与内存或外部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从起始到现在系统总线主要经历以下阶段:
- 最早的8位,后来扩展到16位的系统总线,是早期一代计算机常见的总线,被称为
ISA总线
。 - 现在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
PCI总线
,其特点就是传输速度快。 - 系统中图形显卡所特有的
AGP总线
。 - 以及最新一代的
PCI Express总线
。
6. 接口
I/O接口(Input/Output
)是内部存储和外部存储等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逻辑部件。主要分为两类。
I/O接口芯片
大都是集成电路,CPU输入不同的命令和参数,对应的I/O电路作相应的操作,
常见的接口芯片:定时计数器、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并行接口等。I/O接口控制卡
由多个集成电路按设计的逻辑组成部件,按接口的连接对象来分,又可以将他们分为:串行接口、并行接口、键盘接口和磁盘接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