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笔记》(1)

NO.44

作者朱锡庆的思想深受哈耶克和张五常的影响,致力研究于“有场景的经济学”,也就是以事例而不是数据作为经济研究的素材。

本书最主要的观点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是知识的增长。

本书是对知识源头的梳理。

知识分为回答“为什么”的知识回答“怎么做”的知识,我们重点放在后者–回答“怎么做”的知识,这类知识又称“在场知识”,即这类知识是在具体场合具体活动中掌握的知识。活动频率对这类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

为什么分工提高了生产力?斯密提出了三点:①提高工人熟练度;②节约转换时间;③有利于发明。作者认为分工提高了工人对工作的活动频率,从而加快了知识积累。

P.S:不由得想起1万小时理论,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知识积累=重复频率×重复时间,而专注=重复频率、坚持=重复时间,也就是说,知识积累=专注×坚持

专注与坚持带来的副产品就是单一和枯燥,这就是为什么兴趣如此重要,自带兴趣属性才能使专注与坚持变得容易而富有成就感。–《知识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property @property 是 readwrite,assign,atomic 在使用 @pro...
    狐狸_玫瑰阅读 408评论 0 2
  • 1. 设置导航栏返回按钮的颜色 试过 上面的没什么卵用,然后试试下面这个就可以用了 2. 判断字符串中数字的类型 ...
    一只特立独行的道哥阅读 187评论 0 0
  • 祭祀和唯物主义并没有关联 况且我相信庇佑和轮回 . 农村的坟地很朴素 在那片不起眼儿的与庄稼为邻的地方 我的祖先和...
    周延龙阅读 243评论 1 4
  • 在“逼自己一把”的专题里看到了和我参加同一个拆书活动的小鱼妈的分享,我也想说说我参加了两次线上拆书活动的体...
    流浪的棉花糖阅读 245评论 0 1
  • 是的,我决定放弃今晚写的故事。 其实,我觉得我今天可以写一个感觉很不错的故事。 开始没有状态,放了几首歌,慢慢进入...
    元时锦阅读 178评论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