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2.9)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通译】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学究】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在这里通过罗列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名人的人生经历来注解这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是《孟子》最著名的篇章,透析着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是对生命痛苦经历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致胜的弘扬。
忍辱仙人在佛经里有论述,持戒修行说得很透彻,在儒家思想中,在没有获得机会的时候,修行也是一种常态,同样孟子告诉大家忍辱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人在极度困难之下依然能保持坚韧的精神,才会在所有苦难过后,重获光明。人的一生总有顺境和逆境,逆境过了便是顺境。哀叹不是成功者的品质,等待是成功者的步伐,希望是成功者度过所有难关的明灯。孟子经典!
【原文】(12.10)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通译】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学究】
“不教之教”,我以为是一种行为上的教育,很多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认同。人与人最重要的是沟通,而沟通不一定非要通过语言来说明道理所在,更多的是肢体语言的表达,一种如影随形的教育,一种道德榜样的建立,更多就在行为上的表率。孟子这里的表达应该有这样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