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是柳青给这本书的题记,也是一个引子,让人在最开始打算看这本《人生》的时候,提前去思索。
《人生》初稿写于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浮动的人心以及无处不在的机会,《人生》明显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虽没有经历过,但是读《人生》,让我仿佛进入了那个时代。我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田野,看到了田野上劳作的人群,辛苦而幸福的耕耘着充满希望的土地;仿佛看见了工厂里清一色蓝灰色工装的工人们,满是干劲的操作着笨重的机械;仿佛听见了邓丽君温柔的歌唱声,看见普遍灰绿色衣服里面偶尔出现的时髦的红裙子和洁白的的确良……读《人生》,我看见了时代特征里人心的躁动,看见了他人,也看见了自己。
主人公高加林,具有那个时代青年明显的特征,他有理想,有追求,希望上进而又愤世嫉俗,他的身上有时代的印记,也有历史的因素加给那一代青年的无奈和负担。经历了十年浩劫,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初,高加林身上有浩劫留在他身上的狂热和空想,也有改革开放大潮给他的拼劲和闯劲。他是那个时代最平凡的人,也是时代的缩影。
一、面对命运
文章之初,便交代了主人公高加林的身份背景。高中毕业,农村出身,没有考上大学的高加林在农村当了三年的民办教师,一方面他羡慕留在县城里的高中同学,但是自己的家庭背景,让他没有能力留在县城;另一方面他也自信满满,觉得只要努力,慢慢从民办教师争取转为正式教师,生活还是有奔头的。作为村里极少的“文化人”,同时担任教师的职务,受到村里人的尊敬,他觉得命运对他还是公平的。
但是命运总爱跟人开玩笑,本来平淡的生活因为高加林民办教师的“饭碗”丢了而出现波折,这一阶段,高加林的情绪出现了好几种波动,首先是愤怒,愤怒自己的工作被孙支书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了,愤怒自己的机会被别人抢走;其次是颓废和失意,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他,面对即将而来的“农民”生活,让他失望和茫然;最后是无奈和愤起,当他在家里闷了一个月之后,看到家庭穷困的现实,他只好无奈的接受,转而愤起,拿土地发泄他心中的不平,同时也为了证明,他这个不会干农活的“农民”也是可以做好农活的,他愤起干农活,一天下来磨了一手的血泡。
到此,高加林命运出现了另一个转折,带给他这个转折的是他的叔父,也就是他父亲高玉德的亲弟弟,一个在外地当兵多年,复员转业到他们县城当劳动局长的亲叔叔。由于有了这门亲戚,本来困苦不堪的高家,突然门槛提高了,村里人对高家另眼相看起来。高加林被同乡出来的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安排进了县委大院当通讯干事,开始了他光鲜和快意的工作生活。这一时期的高加林仿佛是被命运捧在天上的,他也因这份“盛宠”开始“飘飘然”。
然而,人常说,捧得越高,摔得越重。高加林的命运之桥仿佛建的并不牢固,被自己高中同学张克南之母举报后,他的命运一下落入谷底。初看《人生》,心中难免唏嘘,如果高加林没有和黄亚萍谈恋爱,黄亚萍不和张克南提分手,那么高加林的工作还是顺遂和一片光明的。其实张克南之母的举报,充其量而言就是这件事的导火索,点燃了引线,而高加林,这个非正常安排进机关大院的“关系户”,他的工作本身才是名副其实的易燃易爆物,没有张克南之母的引燃,以后或许也会有别的什么人去引燃它。所以到最后,才有了高加林看开了一切,从农村出来的他,后经历的这番风雨,回到了农村,仿佛回到了原点。
高加林的命运轨迹,是时代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浮躁的人心,形形色色的人,从一张脸孔看出千百张脸孔,进而看到千百种人生。
二、关于爱情
爱情是高加林转折命运的调味剂,也是他命运的引线。
第一段恋爱的对象是农村朴实无私的刘巧珍,这个朴实的农家妹子,虽然她自己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却对文化有一种执着的追求,这种追求让她对同村的“文化人”高加林另眼相看,进而转为痴恋。
刘巧珍恰好出现在高加林最失意的时候,刚被学校辞退的高加林,满心失意,而刘巧珍给予他的温暖仿佛是他失意生活的救命稻草,她心疼高加林,给了高加林最无私的爱,这份爱让原本有些清高的高加林的内心防线一点点崩塌,进而喜欢上了刘巧珍,喜欢刘巧珍给他的爱。这个时候的高加林其实是分不清喜欢和爱的,或者说他内心里也不清楚到底爱不爱刘巧珍,但是他知道刘巧珍爱他,顺从他,所以高加林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这份爱。
第二段恋爱的对象是县城的高中同学黄亚萍,父母都是机关干部,从小到大都被宠爱有加的公主般的可爱女孩儿。黄亚萍是高加林的高中同学,是和他有三年同窗情谊的羡慕的对象,同时也是高加林内心深处的“白月光”。
“白月光”出现在高加林进城之后,生活和工作最顺遂的那段时间。可爱、烂漫的黄亚萍遇到了当时“优秀”的高加林,和高加林互生情愫,黄亚萍爱上了高加林的博学和多才,而高加林欣赏黄亚萍的开朗和侃侃而谈,他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有共同爱好和共同语言,这让高加林在内心里拿她和刘巧珍做比较,显然这比较中黄亚萍胜出了。
黄亚萍和高加林的恋爱是高加林最快意工作生活爆炸的引线,它是高加林“城里人”生活的终结,也是梦幻泡沫的破灭,事实证明,“白月光”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赏,转了一圈之后,高加林才发现,原来他爱的是刘巧珍,而此时刘巧珍已然嫁作他人妇。
三、结尾
没了工作、没了爱情的高加林,回到了最初的农村,那个唯一属于他的农村。
到此文章看似完结了,但是细细品味,这个结尾其实暗含了很多耐人寻味和发人深思的东西。农民的儿子,求学上进,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回乡当村里民办教师,然而被顶替被辞退,而后成了县城机关的记者,最后被告发被发配回乡,曲折辗转,看似一个人的人生,又像是多个人的人生,是他人的人生,但是细想,又像是自己的人生。从中,我看到了时代,看到了命运,看到了自己。
附:
看完这本书,我看到了主角高加林人生起伏的道路,但是穿插其中的各色人物,如马栓,如高明楼,如刘立本,如顺德老汉,如高玉德,如高玉智,等等,他们都有许多让人深思的地方,值得去细细品味和研究。
看人生,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