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自由训练营笔记内容
-01-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平时遇见问题的时候,大约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面对不同的问题时,状态是不一样的。
永澄老师做了这样的一张图,总结了我们面对不同问题时的状态:
横轴表示的是我们的能力。
1)当我们的能力可以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做到,不会察觉到情绪的变化。
2)我们的能力需要稍微提升一点,就可以解决问题时,我们会非常的有干劲。
3)我们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时,我们的行动力会丧失,陷入负面消极的情绪。
有没有发现这三大类不同的问题,像著名的三区理论呢?
永澄老师把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分别又叫做:停滞区、成长区、升级区。
在学习区时,我们的状态会非常的积极主动,也很容易有心流的状态。
而在恐慌区时,我们常常容易懈怠、停滞不前。
-02-
结合三区理论,您觉得为什么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呢?您是如何看待发生在您身上问题的?
为什么会遇到问题?因为我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了,我进入了恐慌区。
我遇见问题时,一般都会觉得问题好烦啊,又来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跟我有过一样的情绪。
永澄老师说:
信念是产生问题的一切根源。
我们之所以痛苦是认知问题。
我们要相信这两个信念:
1)问题是成长的基石和契机。
基石和契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基石是我们成长的基础,契机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2)今天掉过的坑,就是明天的护城河。
您觉得您最容易出现问题/最痛苦/最容易放弃/的阶段是那个阶段呢?
大多数人都是在A-B阶段就卡住了,卡住后,你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被情绪所困住,一直内耗,继而停滞了自己的成长。
所以A-B阶段也叫做“让你与众不同的阶段”,如果你度过了这个阶段,你会实现突破,自我成长,又赚啦!
那么要如果度过A-B阶段呢?
处于A-B阶段时的我们,需要自律给我们带来前行的勇气。
“想有成就感,必须先有挫败感。”
这句话再一次的鼓励到了我。
永澄老师说得很对,我们拿起杯子时,会有成就感吗?
但你如果是拿不起杯子的,有一天你能拿起杯子了,你肯定会有成就感的。
所以,当我们遭受挫败时,不用再灰心丧气,经历了挫败,才会让我们学会成长。
-03-
感受
Q:请说明推迟满足感对您当下来说的意义?更新了您过往的哪些认识?未来要如何更好地做到自律?
推迟满足感,会让我心情愉快,而不是一直痛苦,会让我成为期待中的自己。
更新的认知:推迟满足感,推迟的是我大象的满足感,骑象人负责推迟满足感。
未来我在想拖延或是该做事情的时候却想玩耍的时候,就填“短期自律提升表”。
Q:在填写“短期自律提升表”时,您有什么感受和疑问吗?
承诺改变要怎么写?
我每次写的都是:我承诺,我要改变。
感觉这一栏没啥用啊。
短期自律提升表:
嗨~我是千惠,97后/大三/专科/实习医生
分享生活感悟、读书笔记,人物故事。
感谢阅读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