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参加工作,对教育行业相当懵懂,于是请教有经验的人:怎么教? 答:想想小时候老师是怎么给我们上课的,移花接木呗。
亲身体验以后才明白,教育并非这么简单。 接受信息大爆炸冲击的今天,人的认识范围变化幅度太大。尤其是体现在三观尚未成型的未成年人。 比如每年的初中生听的流行歌曲都不一样,他们的玩具也从风筝、毽子变成ipad小游戏。
很多老师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可能是这些老师还在用十年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教现在的学生,并且感慨:你们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管了。 学生追赶潮流,老师同样也要与时俱进。 成功的老师所开启的是学习模式,并且敢于接受新的思想。 原地踏步相当于落后,因为爱学习的人不会等你。
我所用的教学方式源于我的老师和家人给我的感动。 大学的外语专业,遇到过不同的外教,给我印象最深的外教是Mr.Y。Y刚来教我们不久,就开始努力的学习汉语,用录音笔把我们说的词语和句子录起来,艰难的卷着舌头学中文。用一张张的硬纸做成卡片,一面写着拼音和汉字、另一面写上英文单词。 Y说:对一个国家最大的尊重是精通他们的语言。
如果这都不算感动。
与其说老师是文化的传播者,不如说老师是求知精神的诠释者。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感化他的学生:为自己的选择而付出行动。 Y的求知精神让我对语言的学习付出了实质性的行动:困难程度如此大的中文一个外国人都可以如饥似渴的去学,我为什么不可以认真学好一门外语?
身处泰国的我,一心把Y的求学精神延续下去,拿着字典去向我的学生学习泰语,并且照葫芦画瓢,把学生讲的泰语录起来,下班回家慢慢模仿和练习。 也许我的努力也会让学生感动,而学生的热心更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每一次尝试都可以得到学生的掌声,每一次成功都得到学生的欢呼。 这五个月,我从一个只会讲萨瓦迪卡的泰语盲变成了会讲点夹泰的英语的老师,直到现在我可以正常的用泰语和学生交流。 那些挑灯夜战、蚊虫叮咬、汗流浃背的付出和现在所拥有的自信比起来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如果这都不算收获。
我的高中英语老师也和我们聊过他大学的外教。 他的外教特别守时,在第一个同学进入教室之前外教已经在讲台上等候了。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了,每节课都精力充沛、激情澎湃。 我的老师给我们show了他珍藏的美元,说他大学时候外教给每一位同学发了一美元,虽然金额不高,但他们收到钱的时候都无比的兴奋和激动。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以后能遇到这样的外教真是棒呢。 当然我没有遇到。
但我成为了这样的外教。
我用发呆的时间在脑海里构思了一节“讲钱”的课,用中国带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讲完课每人发一元钱。 场面相当欢喜、气氛相当活跃。 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一。 同学们的happy程度比我在微信收到红包强烈多了。
我想用这微不足道的回馈当成我对这个世界的感恩。 没有一种快乐比给别人带来快乐更快乐。 没有人缺少奖杯和金钱,缺少的只是人生中对学生的成长起推动作用的老师。
感谢所有出现在我生命中的老师。
老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才是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我认为我父母给我最大的爱是陪伴 Even though time is money。 父爱母爱最高级的表达方式依然是抽出时间陪孩子。 有些父母只能在深夜看一眼孩子熟睡的脸,却不能在饭桌上听孩子叙述幼儿园发生的趣事,不知不觉间,留给孩子的总是背影,总是在想孩子缺什么,缺忽略了孩子需要的只是面对面的微笑、一个暖暖的拥抱,或者更奢侈的是和父母一起享受他们共同的爱好。
如果这都不算爱。
有爱的地方就不会有偏离,没有爱的地方邪恶就会蔓延。
如果一个人不缺少爱、那他的人生道路是富足的。 如果一个人在没有爱的坏境中长大,即使他以后的文化程度再高、经济能力再强、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还是比较容易走偏的。
读书的最大收获不是读懂每一个字以及这些字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在读书过程中的你认真思考得到的东西。 也就像读书一样,受教育并非教育本身,而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自己思考和沉淀过后留在潜意识里挥之不去的感动,以及因为这份感动影响着的人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