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学习刘润老师的《商业思维30讲》,突然对于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
为什么有的销售员明明很努力,很专业,也很爱学习,但业务总是做不好呢?
对于需要销售员推销的场景,除了要销售出去产品或服务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就是销售员的「个人品牌」。好的销售,其实是销自己销的好。
那么,如果把销售员的「个人品牌」也看成一个产品,很努力、很爱学习会使得这个“产品”的品质很过硬。但往往这类销售员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学得再好,人品再好,但是不把自己“卖出去”,是获得不了价值的。
刘润老师说过,商业不是一门关于「生产」的学问,而是一门关于「交换」的学问。解决了「产品好」的问题,还不够,形成不了商业闭环,必须还得解决好「卖出去」的问题,这就是「交换」要做的事。
根据科特勒的营销4P原则,「交换」包含三件事:
1、定价(Price)
销售员的个人品牌是有价的,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学习、努力是不值钱的,你所花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和与此付出的机会成本,都构成了定价的基础。因为你很贵,所以,不要把时间花在无谓的交谈、无关的人身上,需要聚焦在能高效率产出价值的人和事上。
最近跟一个行业高手学了一招:内容付费。以前觉得挺不好意思的,现在觉得很有道理。自己明明是花钱买的课、买的书,自己又深入学习做了转化,这本身就有价值,付费就是为这个东西明确定价。那么,自然有人识货愿意付费,有人成了过客,愿意付费的就是精准人群,就是需要你去重点服务的对象。
毕竟,商业不是慈善,的确需要「利他」才能赚到钱,但却要提高「利他」的效率。
2、营销(Promotion)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在传统社会倒是可以,但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的个人品牌再好,但如果没人知道,肯定也是交换不出去的。Promotion的过程就是让人知道你、了解你的过程。
这里我特别推荐《超级符合就是超级创意》这本书,里面有非常多关于如何传播,如何让人记得住品牌的方法,非常接地气。
3、渠道(Place)
如果想要再提高点营销的效率,还可以升级你的渠道。要么呢,你可以选择传播效率更高的渠道,要么呢,你也可以选择多渠道同时进行。
比如,最近在跨年演讲上火起来的那个讲保险的李璞老师,他的一场课,就在多家保险公司进行宣讲,成功地提升了个人品牌的势能。这就是传播效率很高的渠道。因为保险公司都需要大咖为保险代言,获得客户的关注。保险公司有需求,有流量,李璞老师有产品,有品牌,一拍即合,交换达成。
如果疫情过去了,目测老师可能还会走穴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这就是多渠道同时进行,一份个人品牌卖了更多次,卖出多种可能。
再用刘润老师的话来总结一下:劳动创造财富,交换激励创造。好好努力,只是通过劳动让你成为一个「好产品」,但如果要把这件事变成商业,必须把个人品牌「交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