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练习自由写作有几天了。
启动的第一天,有老师带领,根据设定的写作题目,写作还算比较顺利。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写作就有一些勉强了。特别是昨天,一个半小时换了两个内容,仍然没有写出像样的文字。
按道理来讲,自由写作不给自己设限,随心所欲的完成,在完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只要写出自己的心声就可以了,难度是不高的。
而我是有过自由写作的经历和习惯的。平常写日记和笔记,是信手拈来,思绪飞扬,写到兴致之处,也是忘乎所以,十分的投入。
在清晨无压的状态下,最能够写出与自己的心灵高度的契合的文字了,可是我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留出专门的时间,却写不出来心仗的内容呢?
仔细回想这几天写作的情形,去找出现问题的节点。苦思冥想之中,有了一些认识,概括总结罗列如下,既是对问题的解答,也是对自己的告诫,让自己更有信心面对早起的写作。
一,不能带着压力去写作
写作这件事,“欲速则不达”。有时候过于重视,反而给自己内心造成了压力。
我现在回顾自己的表现,也不知道很多的细节。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不断的讲:“明天要写作了”“你没问题,一定可以写出来”,要么在说“一定是一篇上乘的文字”,“这点小事对你来说算什么?”
正是这些念头阻碍了我的写作的源泉。看似是鼓励自我安慰的话语,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些潜在的压力。无形的压力,潜意识是迸发不出光彩的,自然是笔下艰涩无比,压力压抑了灵感,也就没有了往昔的自如。
我联想起来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刚才那些言语,不也正是我日常经常对孩子所讲。这些看似关爱和鼓励,竟然都是潜移默化的压力输入。难怪孩子时有情绪急躁,不耐烦的表现, 对于我的和他的沟通,很多时候也采取回避的态度。
适度的压力,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刻意的压力,却会背道而驰。教育孩子如此,写作亦如此。
二,写作必须要有话题引子
日常写作的才思泉涌,妙语连珠都是有前提的。通常都是读了一本好书,完成了一项工作,或者是一件事情的触发,这些都构成了写作的引子,也就是写作的主题。有了主题就好比有了一把把的钩子,把脑海中的那些认识理念,都勾引了出来,再经过大脑的加工,用文字进行记录。
而我这几天呢,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寻找那些钩子,只等着潜意识的出现。要知道,没有经过刻意的训练,没有足够的写作材料的积累,没有若干个规定动作的练习,这种意识是不会自己跳出来的。
尽管自由写作强调的是顺心而为,而这颗心,也应该是一颗有准备的心,素材丰富的心,又有强烈的情感链接的意识,也是要有所行动的。
去刻意的设计,寻找,找到触发写作欲望的那个点,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不能忽视写作环境的作用
为了在早晨宝贵的时间内,快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我计划用语音完成早起写作。
由于语音会影响到家人,于是我把远离卧室的厨房作为早起写作的地点。搬了一个小板凳,背靠冰箱,手里举着手机,这就是我的写作姿势。在这样一个憋屈的写作环境里,作为一个写作的练习者,挑战的难度的确是大了些,写出来才是奇迹。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环境的作用。
完成某项事情,挑战某项难度,自我的意识和驱动力,固然是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可是外界的影响,环境的因素,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于意志力不够的人而言,甚至是决定作用。
要想提升写作能力,就要通过打造好环境氛围,降低难度,才能更好的挑战自我,并通过不断获得的正向反馈,增强信心,让自己坚持下去,直至目标的达成。
四,写作也是要注重目标和效率的
第一天的写作练习,是要求在8~10分钟,按照设定好的主题完成自由写作。由于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一个状况,那天也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只是在手机上用手势写,速度很慢,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也完成了初稿。
由此可见,时间的限定和强制的目标,应当也是完成早起写作任务的重要因素了。
有了时间的限定,更有助于在写作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义无反顾,全力去克服各种困难。
如果把写作当成目标,结果是可想而知,把完成一篇作品当目标,加上时间的约束,结果就不同了。会让我们的写作过程中更聚焦,更专注,少许的紧迫感反而更能够促成写作目标的达成。
其实,自由写作并不“自由”,也是要有很多的先决条件的。从写作者的心态,话题的设置,环境的打造和清晰的目标等等,的确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些先决条件的存在,并有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就能够引发潜意识的灵感,就能够真正投入到自由的写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