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具有战略高度和哲学色彩的书,战略高度使得它不同于一般的兵书,哲学色彩使它不仅适用于军事,它还是一本可以用来指导人生的智慧之书。
战争不是故事,讲科学、讲技术、讲实力是前提,讲以强胜弱、以大胜小、以饱胜饥,讲石头胜鸡蛋,讲稳操胜券。
“计”的目的是计算取胜的概率,是科学客观的分析,而非主观妄想,一切从实际出发,而非白日梦,不是为了创造奇迹。(2页)
孙子的核心思想是“先胜后战”“赢了再打”,单看这个词并不易理解,意思是先通过“庙算”,通过计算定胜负,有了胜算才出兵,因此叫“能赢才打”更准确,才不易引起误解。而且有胜算也不一定最后真能赢,战场形势千变万化,真正的胜利,还要到战场上,拿破仑说:“首先是投入战斗,然后才见分晓”。(3页)
孙子有敬畏心,将军事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本质置于兵法之首,全书看下来,孙子是有“保全思维”的,不轻易出战,能赢才战,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追求百战百胜,而是追求一战而定,这种保全思维,本质是追求和平的思维,追求“不战”,由此想到尼克松写的一本书,书名有意思《1999:不战而胜》。(4页)
孙子兵法的“五事七计”,用克劳塞维茨的说法是“战略要素”。(5页)
“主孰有道”,有道就是儒家的王道。王道和霸道的区别,霸道重视看得见的利益、眼前的利益。王道重视看不见的利益,长远的利益,人心。(16页)
“士卒孰练”,训练很重要,熟能生巧,刻意练习,讲究一万小时定律,无他,“唯手熟尔”。(17页)
一战而定才是真名将,没彻底解决问题的胜仗不是真胜仗,战争从来不是目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只是问题解决的方案之一。战争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解决问题的乱动作,是因为焦虑,要懂得准备和等待,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想到杜鲁门的一生的经历,前半生一直不走运,但是他的最大优点就是有耐心,最终时机来了,成为美国总统。(21页)
领导者能否独立承担决策责任的问题,当然取决于领导者的胸怀、境界,但是从思维模式讲,就是错误归因问题,失败了,是将错误原因归结为别人,你的幕僚,还是自己。一般人是成功了,归于自己的性格和才智,失败了归因于外部环境,比如那个给我出谋划策的人,其实人家作为幕僚,也只是提建议而已。领导者或管理者要对下属的绩效负责,即使是人家提的建议不对,你采纳了,最终的责任,也应你来承担。因为领导就是担当大任的,这人“任”既是使命,也是责任,是要为失败兜底的。(24页)
附录:
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摘录:
1.兵法,非泛指一切兵书,而是专指讲谋略的书。西人所谓谋略,分战略(strategy) 和战术(tactics) 。战术是讲战斗的指挥艺术,战略是讲战争的指挥艺术,用下棋打比方,前者是每着、每一步怎么下,后者是全局怎么下。克劳塞维茨说,军事艺术分广狭两种,广义的军事艺术是指组建军队的全部工作:征募兵员、装备军队和训练军队;狭义的军事艺术,则是作战方法,即部署和实施战斗的方法。
2.西方军事传统,他们没有像样的兵法,但推崇实力。他们重财力、重兵器、重技术、重制度、重训练,看重的正是最基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