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为何现在成了新兴事物?
如果非要追溯地摊的文化起源,可以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当有了人类,有了部落和群居生活后,就有了货品交换,地摊就已经开始。
其实,摆地摊的人,都是被生活所迫的人,但从中也有很多佼佼者,从地摊上发现了商机后,将生意越做越大。
在历史上,地摊最为繁荣的时期为唐朝。当时的京城长安,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来自波斯等外邦的客商络绎不绝。而这些客商到了京城后,随随便便就可以在大街小巷铺上一张地毯,摆上自己的物品,向客人兜售。
大家熟知的“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就是一个非常喜欢逛地摊的人。杨贵妃为了寻找美容秘方,经常会到市场上去寻找各种民间的美容方法,其中,他从波斯商人的地摊上,找到了一种胭脂,并购买很多赠送给宫里的宫女。
正是唐朝时期的包容,允许各种商贩涌入市场,才有了它的盛世。
而很多人为了生活,也会千方百计发明各种人们需要的物品,才有了发展和进步。
到了清朝时期,很多人为了生活,不得不闯关东,而当时的很多山西商人,也都是在闯关东的过程中,从摆地摊开始。这些闯关东的客商,拉着自己的货物,到了目的地后,拉开嗓子一阵吆喝,从而招揽了很多客人。
摆地摊,其实是对古来文化的一种延续,并不是什么新兴事务。可为何地摊突然一下子火了起来呢?
这除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收入渠道变窄,希望通过摆地摊来增加收入和改变生活外,更多的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传承。
事实上,通过摆地摊,能满足一家人的基本开销。在大家非常熟知的《水浒传》中,打虎英雄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就是一个摆地摊的人,他每天将烧饼挑到市场上去卖,然后换一些生活必需品,而且还养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潘金莲。
宋朝时期的人,靠摆地摊都能生存下来,何况今天呢?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陆陆续续开放市场,允许老百姓摆地摊,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营生。但其实也用不着高兴,因为这本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文化习惯,我们只不过是在延续罢了。
我们的爷爷辈,谁没从地摊上买过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