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 韩寒 《后会无期》
2014年韩寒的《后会无期》公映之后,仿佛一夜之间我们的朋友圈便被这样一句话刷屏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常常提起它,有人出于调侃,有人出于无奈,有人出于痛心,有人出于悔恨,可不知有多少人能问问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切道理都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
股神巴菲特曾公开说过自己的赚钱的秘诀——“低买高卖”。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可为何没有人人都成为股神呢?因为这句话其实一点可操作性都没有:多低算低,多高又算高呢?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微软股价够高吗?泡沫破裂后微软市值蒸发了近90%。可即使你当年买在最高位,持有至今也依然盈利!另一方面,该在什么时候买,又在什么时候卖?高频交易策略的一单买卖交易能在几微秒之内完成,可中本聪至今仍持有当初那100万枚比特币,10年以来从未卖过。然,这两者都是成功的赚钱策略。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只要有个道理,就一定存在着一个相反的道理。之所以道理成双成对出现,是因为世界是平衡的,生活是动态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天下并没有普适的道理,只有生活之树常青。
认知层面与情绪层面
同样是半瓶水,乐观的人会想“啊!这里还有半瓶水!”,悲观的人则说“啊,这里只剩半瓶水了。。” 所谓性格,不过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思维惯性和归因模式的积累。在生理上,这种惯性和模式是大脑皮层特定神经元之间的固定连接。乐观者形成乐观连接,悲观者形成悲观连接。当外界刺激产生时,这些连接就像电脑桌面上的快捷方式能启动对应的程序一样,引发对应的情绪,产生对应的心念。看过《武林外传》的人可能都还记得佟掌柜那句经典的抱怨——“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嫁过来,不嫁过来你哥也不会死,你哥不死我也不至于流落到这样一个伤心的地方。。。”——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某种思维惯性和归因模式用的越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越强,便越难以打破。这不是读几篇鸡汤,听几句道理就能矫正的。道理常常只能进入人的意识,让人在认知层面有所了解,但情绪层面仍是由多年积习的惯性和连接所控制。拿上面的例子来说,一个悲观者如果没有自己开始觉知,如果不调用元认知监督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神经元连接,就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悲观解读其实是以往的惯性所致,也不可能明白同一事物往往还有积极美好的一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至‘践’则无敌”。这一点,笑来老师的笑友应该都不陌生。记得佛教里的一个理论:如果没有修行中的体验,那么再高深的道理都是虚无的,假的,都是不属于你的;只有体验了刹那间的灵感碰撞(epithany), 这个道理才真正属于你;没有自己觉到悟到,硬塞给你也是拿不住的。无独有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也是这个道理。在动态的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打破以往的思维惯性和神经元连接,做到知行合一,这才算是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进而才能用这个道理指导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