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苦短的一生注定有很多痛苦,所以停止与自己的抗争,只有当我们真正地接受做自己、当我们不再憎恨自我的某些方面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改变。
有些人讨厌自己内心的那个畏首畏尾的小孩,不顾一切代价希望内在的小孩获得自信和强大。他们不想这个恐惧的小孩一直害怕下去,而只有作为主人的成人理解了这种恐惧的根源,并学会爱这脆弱的一面,此时,这个小孩才会真正成长,不再害怕。
成长的挑战之一是要承认现实,不管自己是否完美无瑕,都是现实将我们塑造成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人,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无力感、对他人的需要和对失去他人的恐惧。
改变是不容易的,是一个需要放弃受害者立场的过程。感受到痛苦,是触发我们去改变的有利条件,使我们在生活中有了自我观察、反省的行动,逐步从迷茫中觉醒过来。
当下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来自真实的自我。某个东西、某种内心的运动,是我在寻求着意义。关注当下的感受,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思考。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倾听自己,了解更多自己的讯息,发展出自己的各种可能性,将每一个当下都过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