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40年GDP增长了224倍,政府的强势参与功不可没。绕开政府谈中国经济很难谈得清楚。我大致把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和其产生的问题做了个梳理(内容不完全,理解也未必都正确,本书内容很充实,讲的方面很多,能力有限不能总结完整)。后面附上本书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也实行了财政包干制度,对经济增量目标以内的部分,中央与地方分享收益,对增量以外的部分全部归地方。财政包干制度一直实施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之前。在这个阶段,财政包干造成了“两个比重”不断降低: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低。不仅中央变得越来越穷,财政整体也越来越穷。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把税收分为三类:中央税(如关税)、地方税(如营业税)、共享税(如增值税)。2002年中央对所得税也进行了改革。分税制并没有改变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却减少了其手头可支配的财政资源。虽然中央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可以填补预算内收支缺口,但发展经济所需的诸多额外支出,比如招商引资和土地开发等,就需要另筹资金了。地方政府增加收入的办法主要有两个:第一、地方可以努力增加税收规模。虽然需要和中央分成,但蛋糕做大后,自己分得的收入总量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可以增加预算外收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围绕土地出让和开发所产生的“土地财政”。在税率给定的情况下,增加税收规模主要就是吸引更多的企业,其中生产制造企业因为其规模大,成了地方政府争抢的主要对象,这就拉开了我国浩浩荡荡的工业化。尤其是把GDP列入地方领导晋升指标后,招商引资就成了地方政府各个部门的任务了。1998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城市土地的真正价值才开始显现。第一是单位停止福利分房,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房和房地产时代的大幕拉开,城市化也就轰轰烈烈的进行了起来。土地转让虽然能带来收入,但地方政府也要负担相关支出,包括征地拆迁补偿和“七通一平”等基础性土地开发支出。政府的钱还是不够用,政府开始把其所掌握土地的未来收益用于融资,至此土地金融也成地方政府投资的重要来源。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力吃紧,城市化又在加速,城建经费非常紧张,如果继续依靠财政从牙缝里一点点抠,大规模城建恐怕遥遥无期。政府的融资平台包括城投公司及城商银行也应运而生。
由于经济模式带来的相应问题,也就是我们基本都听说过的一些新闻。
1、房价高
房价高的一个原因是城市化进程太快,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增高。由于城市住宅用地有限,而人口增长又很快,供不应求造成价格增高。用地指标错配也是推高房价的一个原因,即有些地区用地指标很高但是人口增长没那么快,造成土地闲置,而有些地区人口增长很快但是用地指标又很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房价连着地价,地价连着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连着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连着GDP所以没有主观下降的意愿。
2、供给侧结构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对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等进行改革,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实施方案就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方面,包括去产能(减少或关闭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减少大量资金的流入),去库存(去除房地产的库存,为新产能提供空间),去杠杆(降低金融风险,压缩金融泡沫),降成本(提高效率),补短板(短板就是高科技行业及中小型创新型企业)。
4、国际国内双循环
由于工业化的大规模进行,出现很多重复投资的情况,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自2001年底中国世贸组织后,大规模的出口进一步的拉动了同质化产品的投资和生产,但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战及逆全球化的势头,国际形势复杂,出口受到挑战后,如何拉动和提高国内消费者的能力就成了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在财富增长的分配中份额较少,消费能力和意愿都不高。相较于美国,我国的消费占GDP比例很低。所以中央提出加快建立国内经济循环的政策。
5、经济“脱实向虚”
脱实向虚指脱离实体经济的投资、生产、流通,转向虚拟经济的投资。简单说就是投资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只是不断的推高资产价格,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资金效率很低。就像很多资金流向房地产,不断推高房子的价格,但对实体经济却意义不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呼吁企业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