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志愿者,有一栋楼是个四十多年的老建筑,里面住的老年人很多,不少人腿脚都不好,拐着拐棍,走路特别慢,脸上几乎没有笑容,精神状态很差。
看到他们心情很压抑,老了真是不容易啊,关键是用怎样的心态和行动去面对这一段艰难的旅程呢?
正好看到群里有个伙伴说想让她的父亲加入老年大学,保持终身成长,因为妈妈比较忙,看到老爸孤单寂寞,想让老爸继续和社会保持连接,让大家帮帮忙。
那我就这位小伙伴的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和做法,也为今后的老年生活提前布局。看得出这个小伙伴想让父亲晚年生活幸福,是个非常孝顺懂事的孩子。
我分析了一下,小伙伴提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二层意思:
一、希望父亲去上老年大学,目的是让父亲终身成长。但这是她自己的想法,父亲自己的打算是什么?问题没有说清楚。隐含的问题是父亲不同意小伙伴的建议,才来求助的。不知道我分析的对不对?
二、因为母亲比较忙,忙什么呢,是工作的还是照顾家庭的还是其它的事情?父亲自己觉得孤单吗?还是女儿自己的感受?
第一个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
每个正常的成年人都应该有自主决策的权力,别人不能包办,无论是父母或是子女,都要把边界分清楚,不能觉得自己是好心,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也就是说我的生活我做主。
所以要了解你父亲的真实想法,和他好好谈谈,他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对今后有什么打算?想要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或有什么喜欢做的事情?了解清楚了,再“对症下药”。
一个人终身成长不仅仅局限于老年大学这一种方式,是因人而异的,只要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就好。
比如看电视,也能了解国家大事,增长见识,想学什么,电视里都有的,就看当事人从哪个角度看问题,怎么做。
第二个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好的婚姻关系是夫妻共同成长。
你的问题中提到母亲很忙,母亲忙的内容是什么?是自己的爱好还是为家庭的,父亲能参与其中吗?或者母亲的爱好兴趣,父亲支持和欣赏吗?也可以反过来问。
之前看《爱的五种能力》这本书,我在简书写过《夫妻相处的最佳方式是共同成长》的文章,对夫妻相处模式写过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不知道这个小伙伴的父母在哪个年龄段,如果处于45~50岁之间,身体允许的话,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既改善了生活又能融入社会,夫妻之间聊天的话题也会增加很多新鲜内容,岂不是一举多得。
如果是已经退休在家,最好是夫妻一起规划晚年的生活,俗话说得好:少年夫妻老来伴,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夫妻之间亲情多于爱情,是最亲近的人,是陪你共度余生的人,所以一定要怀着感恩之情互相扶持。
这个阶段两个人每天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在一起的时间很长,如何做到“相看两不厌”,沟通特别重要,要相互理解,最好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如果没有,也不要强求,彼此尊重对方的喜好就好。勇于尝试新事物,不然就会被社会淘汰,生活圈子就越来越窄了。
还有就是让父母晚年幸福,做子女的要在中间做“和事佬”,因为你是他们的最爱,有了矛盾,你要把他们当成孩子,加以安慰和劝解。人老了,内心很脆弱,又不服老,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对这位小伙伴有帮助。
下面谈谈我自己,对晚年生活的初步规划。
不知不觉中就要迈入花甲之年,真是“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不禁慨叹时间都去哪了?最近几年,觉得自己活得很通透,虽处“闹市”,却心安自乐。
早上洗脸的时候,细细端详镜中的那个人,头发已经花白,眼角的鱼尾纹和嘴角的法令纹很深,眉间的鼻梁上也有两道浅浅的痕迹,种种迹象表明,她已经老了,唯独那双眼睛,始终含着笑意,一如既往的明亮、笃定、有神。
在我心里,没有觉得自己是个老人,肌体的衰老是自然规律,这是趋势,既然改变不了,那就积极面对,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怕的是精神和勇气的丧失。有的人三十岁已经老了,他们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有的人年过九十,生命力依然旺盛,像查理·芒格、巴菲特,他们对世界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晚年要想过得幸福,最基本的要保证“五老”,就是“老伴、老窝、老底、老友”、老本”。
老伴:是指有一个互相体贴的知心爱人,彼此照应,有利于身心健康。
老窝:是指有一间遮风挡雨的住房,“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嘛。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是安居乐业,这样心里才踏实。
老底:就是要有一些积蓄,能应急,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谁有不如自己有”,不依靠别人,活得更有底气。
老友:人具有社会属性,需要有几个交心的朋友,和社会保持联接。没事在一起叙叙旧,喝喝茶,有些话不方便对家人说的,与老友聊聊,互为树洞,彼此温暖。
老本: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身体照顾好,这是本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了,就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找到自己最想做、最喜欢做的事,使晚年生活更有意义。
现阶段是我最好的时光,我非常珍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临近退休,时间充裕;孩子大了,不在身边;双方老人身体还可以,身边有人照顾。以前都是为别人活,有很多无可奈何。现在终于可以自己说了算了,我要开启新的旅程,重新出发。
我很喜欢读书,是长年保持的好习惯。有幸在微信读书“认识”了叶老师,被他的自律好学精神吸引,很佩服他,于是今年初加入他的付费社群——逆熵增成长社群,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今后要做的事就是阅读和写作,在大家的感召下,进群的第二天(1月13日),就在头条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我真是开心极了。
幸运的是老公非常支持我,他说做你喜欢的事吧,家务活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最重要的事就是读书、写作,忙得不亦乐乎,现在已经在三个平台写了近百篇文章了,虽然还很稚嫩,不过问题不大,我相信会越写越好的。
老公不爱读书,喜欢下围棋、象棋、看小说,有一个不良嗜好,就是抽烟,现在每天抽的量也比以前减少了,我也没有特意去督促,以前总为这事抱怨,老公特别反感,现在不说了,他反倒是自觉性强了。我们彼此尊重各自的习惯和喜好,不会强迫对方迁就自己,这样双方就能很开心地和平相处了。
这就是我现阶段的生存状态,因为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没有时间多愁善感,也就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每天干劲十足,还总以为自己很年轻呢。未来还有很多梦想,等着我慢慢去实践。一路走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年龄不是问题,心态最重要,不要给自己设限,只管去做,一切皆有所能。
最后,把我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不会停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