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脉络(三)

这次接着讲盛唐诗人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据说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赴酒楼,有名伶唱曲,三人便相约,以自己的诗被唱的多寡来定高下。先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被唱到了,王昌龄很得意。接着高适的作品也被唱到了,两人意气风发地望着王之涣。第三个又唱了一首王昌龄的诗。王之涣说,不急,要看其中最美的一位唱什么。最后轮到她了,便唱了下面这首“折杨柳”羌笛曲:《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就是所谓的“旗亭画壁”,故事出自《集异记》。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据说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作品散佚,存世作品只有六篇。出名的有《凉州词》,《登鹳雀楼》,《九日送别》。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沈括《梦溪笔谈》称鹳雀楼“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或可相与映照。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是唐朝的四大边塞诗人。上次已经讲了王昌龄的神七绝。下面接着讲完“高岑”。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高适边塞诗风雄浑悲壮。另有送别诗厚重而深沉。

而且,他与岑参的出名边塞诗,都是古风,这就与王之涣和王昌龄的近体诗形成对照。

代表作《燕歌行》(节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燕歌行,据传为曹丕所创,是乐府题目,多写闺怨之情。曹丕的《燕歌行》通篇七言,是七言诗的重要节点,上承屈原的《山鬼》,下启鲍照开创的歌行体,并渐渐形成写七言诗的传统。

高适的《燕歌行》主要写主将的骄逸及对战士的同情。原文脉气流畅,气氛悲壮。

《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大,董庭兰,当时的著名琴师。

边塞送别诗,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另一种风格的诗,《听张立本女吟》: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这类诗在唐诗中出类拔萃,空灵而有意境。

另有作品《营州歌》,《蓟门行》,《蓟中作》,《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等。

李白与高适曾经是一对好朋友。安史之乱后,高适抓住时机,辅佐哥舒翰守关,后又直谏玄宗,得到重用,在平定永王李璘之乱后,李白因所作《永王东巡歌》等诗身陷牢狱,写诗求救于高适。高适无动于衷,与其划清政治界限,两人从此陌路。

岑参,(参为参星,读身音,约715年-770年),宰相岑文本重孙,少孤贫,从兄读,天宝三年进士及第,后两次从军边塞,客死成都。终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他的边塞诗诗风雄奇而瑰丽,他有李白真挚磅礴的热情和浪漫奔放的精气。

岑参的性格豪迈粗犷,他工于诗,犹善七言歌行。他一生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是盛唐时代边塞诗最多的诗人。早年曾隐居嵩阳,写过一些风景诗,为后来边塞诗中奇特秀美的诗句打下基础。

代表作: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

三句一转,如泉喷涌,十分流畅,瑰丽奇特。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封大夫,封常清,唐朝大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堪称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龙钟,淋漓。此诗写第一次别妻从军

陆游在《跋岑嘉州诗集》中说:“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熟睡,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可见岑参对陆游边塞诗的影响。

高岑对比: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岑词胜意,句格壮丽,而神韵未扬;高意胜词,情致缠绵,而筋骨不逮。岑之败句,犹不失盛唐;高之合调,时隐逗中唐。”

清代顾安《唐律消夏录·卷四》:“高、岑性情开朗,故诗皆爽健。其不至于浅薄者,以高能用折笔,岑能用添笔也。”

清代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高、岑并称,高骨较健,岑气较雄。”

接下来讲的这位是神童,是宰相。出身南蛮,又是张良之后。他是谁呢?

他就是写了十二首感遇诗的张九龄,那个说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男人。

张九龄,(一名博物,678年—740年),字子寿,韶州曲江人。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死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代表作:《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对照一下徐干的《室思》(节选):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可以看到张九龄对诗的二度创作仍犹具创新。

《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相当于《关雎》在《诗经》中的地位,这是唐三百开篇第一首。张九龄的十二首感遇诗均有用香草美人的意象,受楚辞影响深,而其表现又有“风雅”气质,他是唐朝的“风骚”人物。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前两句上承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下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再后两句紧承前面,给人一气呵成之感。五六句十分细腻,寂寞感漫延,最后两句戛然而止,情思盎然。

有传世集《曲江集》二十卷。

有一寺靠一首诗扬名至今,这首诗难倒了欧阳修,使其“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这首诗是?

答案: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全诗如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是一首题壁诗,有四个版本,曲或为竹,俱或为都。通篇看,有层次感,很微妙,感染力强。首联流水对,进寺。颔联就是压倒欧阳修的一联,这联并不对仗,但工巧,初看平淡,细看有深意,再看又无甚,又反复琢磨。颈联是精神享受。尾联得陶潜真意,又有哈代的印象素描功夫。这是一首神五律。

常建,(708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后长期漫游,曾任盱眙尉,现存作品不多。

另一代表作《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写景绝妙,“滋”字炼的很深。此诗在盛唐时已传为山水诗名篇,清朝受到“神韵派”推崇。(所谓神韵派,即自然而有无尽深意。)

这两首使常建在唐三百中强势占得一席之位。

“王,孟,常,储”并称。接下来讲储光羲。

储光羲(707~760),开元进士,曾隐终南山。安史之乱中被俘,接受伪职,平定后被流放岭南。与王维是好友,诗善山水田园风,格高意远。据考据,贺知章是储光羲的舅舅。曾任太祝,世称储太祝。

代表作:《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前四句铺垫,末两句形成唯美的画面。

《田园杂兴其二》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是不是很有陶渊明风味?

《四库全书总目》说他的诗“源出陶潜,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位置于王维、孟浩然间,殆无愧色。”

苏辙《题韩驹秀才诗卷》“唐朝文士例能诗,李杜高深得到希。我读君诗笑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

他因晚年失节,无传,事迹、作品均散落。今有《储光羲集》5卷。

其实“王孟韦柳”这个并称更常见,韦、柳是中唐诗人,放到下期。

之后有承山水田园派风格,以谢朓为宗的一个诗歌群体,叫“大历十才子”。十人中出名的有卢纶,李端,韩翃,司空曙和钱起。

讲唐诗无法遗漏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一年中只有一天吃冷食,游玩赏春,虽然现在不怎么过了。唐德宗特赏此诗,韩翃本是小官,德宗提升他为中书舍人,在委任状上批道:“与韩翃。”

寒食禁火,但经皇帝特许,一些近贵宠臣可以用火烛,“五侯”,一说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一说是东汉恒帝宦官单超等。

含意似讽似颂,韵节,色调,气象,浑然一体。它不以唐而以汉入诗,拉开距离,可以暗寓褒贬。所以,这首诗很有“唐风”。

钱起,字仲文,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

代表作:《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看题目“省试”,这是一首试贴诗。省试诗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为五言律诗,六韵十二句,并限定诗题和用韵。

此诗名动当时,也流传千古。写湘水女神鼓瑟,层层铺下来,有想象,情思自生。最后两句绝唱,以景结情,宛如横空,据说,钱起在某月夜独吟时遽闻庭外吟此十字,他“摄衣视之”,而“无所见,以为鬼怪”。称为“鬼谣”。在就试之年,钱起看《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便立刻以鬼谣十字作为落句。

《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全诗看,描绘生动,抒发禅机,兼赞美和惜别。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先写景,后抒情。自然而深沉,对故山草堂的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郎士元,字君胄,与钱起齐名,并称“钱郎”,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之说。当时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不过,钱起看不起郎士元,他说,“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

郎士元善五律,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

代表作:《长安逢故人》

数年音信断,不意在长安。

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

一官今懒道,双鬓竟羞看。

莫问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颔联凝练真切,全诗来看,诗人逢故人的喜悦和回首过往之情尽显。

刘长卿,也与钱起并称为“钱刘”,字文房,生卒年不确定,宣城人,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代宗时诗为名家,姑且归入盛唐诗人。德宗时为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他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意即在五言诗这方面,无人可逾越他。

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此诗写景如画,言朴语精。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此诗意闲秀美,纯为风景。

《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看颈联“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前为眼景,后为想象,十分巧妙,韵节也十分和谐。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看首联“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五言的结构运用令人震惊。

《艺苑卮言》:“钱,刘并称故耳,钱似不及刘。钱意扬,刘意沉;钱调轻,刘调重。”

接下来讲这期讲座的最后一个诗人,李颀。

李颀,字、号均不详,生卒年也存疑。他善长七言歌行,以边塞题材为主。诗风豪放悲凉,与王昌龄、王维、高适等人均有唱和。曾隐居颍阳之东川别业,世称李东川。有《李颀集》传世。

代表作:《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以汉寓唐,充满反战思想,尤其末两句,笔力很强,讽刺大。

《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此诗语言含蓄顿挫,血脉豁然贯通,跌宕起伏,情韵并茂。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写得很有味道。

另有作品《琴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等谈音乐的诗,是其一绝。

这期讲了很多人,王之涣,高适,岑参,张九龄,常建,储光羲,韩翃,钱起……

盛唐诗人讲到这,光华已足够盖世。但后面还有鬼的离奇的诗,还有元白的友情,还有因推敲诗句撞了大佬的奇葩,还有“文起八代”的宗师,还有“独钓江雪”的寂寞,等等。

其实唐诗的主线有两条,无非沿着“风骚”的传统,或以浪漫,或以现实。而题材大大扩展,有边塞,有山水田园,有送别,有闺怨……

下一期到中唐,敬请期待。欢迎提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744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05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0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42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69评论 6 38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1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3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54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4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4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4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76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2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