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年,不满7岁的莫扎特蒙着双眼,在键盘乐器上演出。接着整个欧洲都回荡着对这位音乐神童的赞誉。
两年后的1764年,8岁的莫扎特以巴赫的风格写作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不久之后,他再次写了三首交响曲,以及许多首小提琴,钢琴鸣奏曲。
很多人把莫扎特誉为神童。认为这个孩子被上帝亲吻过额头,接受了上帝赐予的非凡才华。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方法。
天资与卓越有关吗,究竟在哪些程度上相关呢?
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位作者,马修·萨伊德。这位作者是一位乒乓球运动员,他曾代表英国两次参加奥运会,占据了英国乒乓球榜首的位置整整十年。
于此同时,他还自学考入了牛津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与哲学。退役之后,他成为了一名体育记者,曾获“年度体育记者”称号。
他的运动生涯光芒万丈,求学之路也令人咂舌。但他并不愿意享受崇拜,他决定写一本书,剥下自己经历中的传奇色彩。
为普通人揭开金字塔尖的秘密。这就是我最近读过,打算介绍给你的《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
《天才假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卓越技艺的奥秘是反复不断的练习;第二,我们需要精心设计练习;第三,为了发挥出最好的水准,练习之余,还要做好心理建设。
01 卓越技艺的奥秘
莫扎特的成就是无可反驳的,在他活着的36年里,写了一共27首协奏曲。
活了57岁的贝多芬,只写了5首钢琴协奏曲和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德·莫扎特,是一位早已成名的著名作曲家和演奏家。
在小莫扎特三岁时,父亲就为他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以及,莫扎特公认的传世之作,《第九钢琴协奏曲》,编著在1977年,也就是莫扎特21岁的时候。
换句话说,就算是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神童之一,那份卓越也更多来自远早于同龄人的起步时间,和真正成熟之后的优秀作品。
为了更加有力地证明这个观点,作者萨伊德拿出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20世纪80年代,英国银谷街一带培养出了一大批顶尖的乒乓球国家运动员。
银谷街119号,萨伊德一家,其中萨伊德的哥哥安德鲁,因伤退役之前斩获三次全球冠军。《天才假象》的作者,萨伊德,成绩名列前茅,两次参加奥运会。
银谷街274号,凯伦·威特斩获无数国家成年组冠军,并卫冕了英联邦运动会。
银谷街149号,安迪·威尔曼,主攻双打领域,曾在欧洲12强赛中击败另一名英国顶尖运动员。
银谷街的尽头,住着一流青年运动员保罗·特罗特,以及一名国家级运动员。街角住着一名英国青年冠军和四次英国成年组冠军。等等等等。
以上这些运动员都是出自同一师门,来自欧米茄俱乐部,这样看来,萨伊德只是其中特别优秀的一个。
那么,萨伊德是如何进入这个俱乐部的呢?这就要说到银谷街当地的一位小学老师。
他长着两撇小胡子,个子很高,曾经是顶级国家教练,教授乒乓球,经常物色周边街区年幼的运动好手,说服他们投入乒乓球这项运动。
谜团可解开了,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受到国家乒乓球教练的关照,银谷街的乒乓球奇迹可就不难解释了。
《天才假象》的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卓越技艺的奥秘,那就是合适的教练,提早开始的起步,和大量的练习。
02 怎样精心地设计练习
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了很多事,比如吃饭,每个人每天都在饮食上投入了1个小时以上,按照10000小时的天才理论,我们应当在30岁的时候,成为美食品鉴大师。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萨伊德告诉我们,无意识地重复某些事情,不会提高我们的水准。只有被精心设计的刻意练习,才能帮助我们获得顶尖的技艺。
与普通重复的第一个不同,在于刻意练习有目标,而且是练习者当前水平下做不到的目标。
这样一来,练习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大脑指引着活跃思维与身体,而练习的每一个动作,都在使自己向优越逼近。
这样的练习,练习,再练习,10000小时,十年,就能造就一个领域内最顶尖的天才。
当然啦,作为一般的练习者,没有教练在一旁。可以采用一种简化的方法,阶度练习。
为自己的练习设置合适的难度,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攻克。作为普通人,我们的水平也能大幅度地提高了。
03 如何超水平发挥实力
许多,许多运动员都有向上帝或者其他神灵寻求指导的习惯。
科学家们对运动心理的研究已经有30年之久,运动员借助这种仪式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很多时候并不在意加油之语的逻辑是否可信。
那些必胜的赛前感言,大多用来稳定自己的发挥状态,好让运动员们抛开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竞争中。
科学家们也把这种效应叫做安慰剂效应。上世纪40年代,正是战争时期,阵地上缺少医治伤员的药品。
迫不得已,一名战地医生在伤员不知情时,谎称生理盐水是用来止痛的吗啡。
在注射一定量的“吗啡”之后,伤员忍耐疼痛的水平明显提高,甚至能忍受手术过程中的巨大疼痛,就好似真的注射了麻药一般。
心里上的暗示,会开发身体上的潜力。
运动员们默念,我一定会胜利,没有什么能阻止我。
就真的可以抛弃杂念,一往无前。
看到这里,我们来梳理一下今天的内容。第一,卓越的奥秘是有技巧的练习;第二,精心设计的强度练习可以让我们的水平飞速提升;第三,用好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超水平发挥。
04 总结
抬眼望去,这是个焦虑的时代。房子、加薪、结婚、生孩子、教育孩子,每个人都打探着同龄人的投入,生怕落后,更怕一步赶不上,就永远被时代抛在脑后。
我们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因为过往千年,社会的节奏都很缓慢,最顶尖的同龄人,并不在我们的视野里。
我们只需要一点点的适度焦虑,用这种动力,督促我们,安排自己的刻意练习,一点点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书名,天才是一种假象,人人都有资格,追求自己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