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回家?我们又为什么要离家?
常听身边人感叹,所有的背井离乡,都是希望有一天能荣归故里。出门在外,只要赚了钱,回家就有面子,就能给父母更好的生活,让他们不那么累,不那么省,直至骄傲地说出自己的名字。
可在我看来,这或许是最实诚的答案,可它不是最好的。
人只有知道自己的来处,才能看清明日的方向。
图片|Alaska-Railroad-摄
只有离家,才会回家。
我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离家,比如求学、工作、爱情、梦想.....走得越远,越容易产生不安、焦躁、迷茫、甚至失去方向。
家就像沙漠里的胡杨木,天上的北斗星一样,就算走得再远,只要看到它,我们就会知道哪里才是家的方向。它幻化成无数个不同的符号,与记忆相勾联,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勾起我们回家的冲动。
它在那碗熟悉的味道里,也在那口久违的乡音里。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味道,记住我们的来处
大学室友来自新疆,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广州上学。广州口味淡,她刚来的时候很不习惯,想吃家乡菜的时候只能在宿舍生吃老干妈。直到后来有一天,她兴奋地跟我们说,她找到了一家很正宗的新疆菜馆,非要拉着我们一块去吃。
那家菜馆的位置很难找,穿过好几条小巷子才终于找到。店里的客人大部分都长着一张新疆人的脸,用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在交谈。她一口气点了两份大盘鸡,几盘牛羊肉串,还有面皮、馕等。新疆菜太辣,我们吃不惯,拼命嘶气灌水,只看她一人吃得欢。
图片|李炜see世界-摄
人在美食面前最容易暴露脆弱,尤其是在家乡的味道面前。吃到一半,她突然说,我想家了,我想回家。
贾樟柯说,“舌根上有最顽固的乡愁。”无论走得多远,舌根上总是保留着家乡的味道,不管后来用多少种滋味都没有办法掩盖。
这种对故乡味道的顽固依赖,源于每个人的成长记忆,只有离家的时候才会对家的味道尤其眷恋。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风味人间》剧照
这家小小的新疆菜馆为这些背井离乡的人用味道搭建起了一座故乡的围城,让他们当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迷失的时候,依然能够记住家的味道,重新找到自己的归属,记住他们来自何处。
图片|J.UN-摄
用乡音,在异乡寻找同行者
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个视频——
在日本东京街头,一名穿着黑色外套的男子在人行道上抱着吉他,用日语自弹自唱《海阔天空》。熟悉的旋律吸引了另一位女孩的驻足,她跟着旋律唱起了《海阔天空》的粤语歌词。
听到熟悉的乡音,原本用日语歌唱的男子随即也切换成粤语,女孩也立马流下了眼泪,唱歌的声音也开始带着些哭腔。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在异乡的时候鲜少暴露自己的乡音。在满是异乡方言的世界里,说起自己的家乡话好像显得格格不入,而且说出的话常常没有回应,更加容易暴露自己的慌张。
所以能够在满是陌生的腔调里找到熟悉的乡音,是一件让人多么惊喜而又亲切的事,它在告诉这些异乡人:原来我们并不孤单,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们依然还有同行者。
图片|Herr-Yang-摄
因此常常会因为在城市的某个擦肩而过的瞬间听到的一口乡音而慢下脚步,纵然知道只是错过,却总是忍不住回望,贪恋这一会儿的熟悉和亲切。
无论走得多远,乡音始终是连接自己和故乡最亲密无间的纽带,那是我们最原初最广泛最深刻的关系所在。北岛说:“母语是我唯一的行李。”乡音是我们唯一能够随身携带的行囊。
当看到别人和你背起同样的行囊的时候,内心不再是无尽的孤单,甚至有了归属。总会在那么一瞬间的恍惚里,以为自己就在吾乡。
图片|不來電皮特-摄
其实,当怀念起那碗记忆里的味道,抑或是为熟悉的乡音驻足的时候,或许我们的心里都在隐藏着一个渴望——“回家”。
人走得太远,就会忘记自己当时为什么出发。未来走向何处,我们并不知晓;可是我们来自何方,却始终明白。家,就是我们不变的来处。
图片|Soyan欧小阳-摄
与其说是回家,倒不如说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对话,那里仍然保留着,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印记。那些印记,就隐藏在我们从小习惯的吃食里,显露在与旧时好友的交谈里。
更重要的是,那里有我们深爱的父母和亲人,在他们面前,我们不用假装做大人,在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只有他们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只有他们的爱是永恒不变——这个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因为那是给予我们绝对的安全感的源泉。
图片|三三两两-摄
图片|《风味人间》剧照
人无法长久地离开家,所以总会隔一段时间就建立一个节日,给自己一个回家的正当理由。就像是一次时光旅行,让人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中暂时解脱出来回到过去,让曾经迷失的自己重新想起,当初是如何出发的。它让我们重新找到归属,重新蓄满力量。
然后,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