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反思交流
历时一周的整本书共读活动落下了帷幕。感慨自己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只为这一周的课程,真的是很值得,我不得不说的是我已经不再是昨天的我。在这里要非常感谢和我一起备课研课的弓小俊老师,她对我的引领和提升使得我对整本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还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一路走来没有你们的帮扶,我不会有这样快速的成长的机会。还要感谢我们共同体的成员们,你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有这个团队我们可以走的更远。
首先先和大家说一下这一周整本书共读活动的来龙去脉。
从我自身的需要来讲,整本书共读教学是我自己的弱项,虽然说国家现在开始重视整本书阅读,但实际上我们东胜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着做整本书共读,前几年我一直在做儿童晨诵,整本书这个领域我涉及的并不多,所以我个人急需学习和实践提升我自己。
从学校来讲,我们学校校领导非常重视整本书共读的教学工作,几位校长总是和我提到整本书共读教学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有必要走在前面,摸着石头过河也要亲自走一遭。
从国家教育趋势来讲,部编版教材出台后,整本书共读成为了小学语文发展的契机和动力,整本书共读教学势在必行。
因为这些原因,我主动邀请教研中心的弓小俊主任和我一起备课研课,经过我们一个来月的时间的备课和研课,终于在这一周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踏上了整本书共读的旅程。
回头看走过的路,觉得自己的收获是最多的,有成长也有遗憾。
第一,要给学生推荐的书我们老师一定要认真读,细细的读,要读进去,我们不可以随意的任意的给学生推荐书籍。有时候经典的不一定是儿童的。《城南旧事》这本书不必多讲,百年经典更是儿童的经典,在我和学生共读之前我已经读过了多少遍了,书中的内容已经熟记于心。
第二,为了教学,读完书要规划这本书书要上几节课有哪些必要的流程。正如今天在会上有的老师讲,这一本书要用多长时间是共读呢,我想说语文书也是一本书,我们用一学期的时间去教学,整本书也是一本书,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备课,我们用一周的时间去教学,甚至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反复的品读都不为过。
读完书之后我和弓老师商讨决定这本书要安排以下几节课,整本书推荐课一节,整本书推进课五节,主题探讨一节,观看电影两节,拓展活动一节。今天下午的我们的班本课程电影课程就是要观看《城南旧事》,并且我们为整本书阅读选择了一首主题曲——《送别》。
第三,分解完教学流程之后,开始做的就是教学设计和设计导读单。这两项工作之所以同时进行,是因为老师给学生设计的导读单要和教学设计要保持一致。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才能在教学中扎实推进整本书。
接下来我具体总结《城南旧事》这本书如何操作。
1.导读单的设计
按照这本书的特点安排推进,一次一张导读单,《城南旧事》共五个章节,而且这五个章节相对独立,所以我就分了五次推进,于是设计了五次推进导读单。
会上有老师提问是不是每一本书都是按照章节推进,我觉得不一定,因为《城南旧事》这本书五个章节都是相对独立的故事,所以分成五次推进。那么像《西游记》这样的名著100回总不能推进100次,所以可以按照人物进行推进,比如描写孙悟空的章节放在一起,描写猪八戒的放在一起,这样比较整体,像《红楼梦》这样故事情节比较明显的可以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高潮尾声这样推进。所以针对一本书的特点进行推进的安排,不一定所有的书都要按照章节去推进。
导读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导读单的问题不能全都是难度很大的问题,也不能全是零碎的小问题,要由浅入深的设计导读单的问题,设计问题上要有原则尽量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导读单问题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主题探讨而服务。我们不能直接把学生带到主题的高度,要通过这几次的推进的设计,一步一步把学生带到主题的高度。
导读单的落实。我们布置给学生以后,要有落实。特别是在上课之前要了解学生的导读单完成的情况,针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调整我们的教学安排。
导读单是牵引学生阅读的线索,而不是阅读的任务。
2.教师对整本书书的解读一定要精准
对于《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主题有许多,但是我择取给学生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关于英子的童年的悲与欢,是要与学生的当下结合的内容。所以解读的重点在英子,学生阅读焦点也在英子,不在其他的人。关注的重点是英子的情感和经历的变化,而不是分析其他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3.整本书的教学有别于语文课教学
整本书共读要给孩子营造一种聊书的氛围,创造一种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敢于开口,敢于交流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思维的深度。
我们不要给学生给予太多错对的评价。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有差别。不能用一把尺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但是教师一定要有精准的把握,当他理解偏了的时候要及时的引导回来。
课后,我问学生这一周你们的体验如何,容熙说:“他很愉快。”我想这就是整本书共读的意义。
4.整本书作业的设计
整本书共读核心是读。这里我想说一点我自己的观点,整本书阅读一定是始于兴趣,有意思的事情。如果孩子还没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我们尽量不要给提出一堆的问题,否则就会干扰阅读。一定要让学生细细的读,读进去。脱离了读,就失去了整本书的意义了。
要安排精致的写,写什么,写学生自己的话,写学生自己的感受。
最后,我对我的这几节课还有几点不满意的地方。
1.我对自己的课上的教学语言要求很高,但是我觉得这几节课,我的语言缺少一种唤醒性和启发性,关键时刻很无力。
2.对学生的导读单落实还不够,每一节之前我对学生的导读单有检查,但是并不实在,因为我没有了解到每一个学生实际的情况。
3.我在课上出现了随意的解读。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整本书共读课一定要克服自己的随意化的解读。不能随意的生出一些小问题,干扰学生的思维的连贯性。
4.在导读问题的设计上,第一节和第二节课有点零碎,所以后面的几节课的导读单设计上都做了重新的调整。